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简报
发布时间:Nov 22, 2012     浏览次数:1653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20121027-28日,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在广州暨南大学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大陆、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的50余所大学的8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有48篇论文进行了交流,其中,39篇中文论文、9篇英文论文。

本次学术年会理论与实务密切配合,学术氛围浓厚,呈现若干新特点。现将本次学术年会情况简报如下:

一、综合报告引起热议

本次环境会计学术年会上,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刘光忠做了关于“综合报告”大会主题报告。刘司长分析了综合报告产生的背景,并指出,人们认识到企业应在分析和整理现有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的基础上,编制一份综合报告来披露综合信息,以便在分析财务、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以及公司治理等信息时,从它们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考虑,从而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企业和社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报告框架有六要素:商业模式及组织架构、经营环境、战略目标、治理状况、业绩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刘司长认为,综合报告的编制和发展,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要求,目前尽管有困难和挑战,我国应参与国际综合报告相关问题的研究,做好有关标准、制度建设准备工作,从而推动我国企业报告体系的建设,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后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ACCA)税务总监Chowdhury先生也以“综合报告”为题做了大会报告,他说2012331日,ACCA发布了自身的综合报告,将综合报告目标确定为“从最广泛意义上展示一个组织是如何创造现在和未来价值”。ACCA500位投资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59%的投资者认为综合报告是很有用的,能够更有效帮助他们评估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治理表现和风险管理。45%的高管认为综合报告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决策;37%的高管认为综合报告能使其更清晰地掌握公司未来。南澳大利亚大学商学院Parker教授以案例形式,介绍了一个组织如何形成、管理、提供综合信息。

大部分与会代表认为,我国国内的报告类研究也开始从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向综合报告拓展。研究证明,综合报告是一种比财务报告更全面、更深入、更有预测性的报告形式,我国可以在管理水平高、国际业务多、具有多年提供环境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经验的的国有大型企业试点,逐步积累经验。

二、环境会计计量方面的尝试取得新进展

环境会计和综合报告包含大量非财务信息,对其计量一直是难点所在。本次交流的论文在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以中南大学商学院肖序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产、学、研团队,依据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覆盖资源的输入、消耗与输出的全过程,设计了物质流、价值流、信息流的确认、计量、披露方法。该项研究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作为重大项目立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袁广达教授对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补偿执行机制建立进行了探索。前者是确定生态补偿金额时参照的标准,它是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后者是生态补偿标准得以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确定标准和建立机制是环境会计问题核心和关键。该项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研究项目立项。湖南科技大学罗喜英教授以一火力发电厂的环境成本核算为例,进行环境成本核算。结果表明,考虑全部环境成本的产品成本是未考虑环境成本的2.74 倍。日本的环境会计专家介绍了日本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会计的作法。我国可以找一个重污染行业,如冶炼行业进行环境会计计量试点,形成一、两个典型案例。

三、环境会计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11029日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后,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全面展开,碳交易也从无到有,逐渐增多。随着环境保护的市场化、产业化,一些学者尝试用会计方法对资源和环境进行核算,体现保护环境带来的价值和破坏环境产生的损失。会上,学者们特别就碳排放权问题进行了交流,认为此类研究将推动环境会计进一步融入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全面反映企业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节约状况,为政府、企业、公民提供信息。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描绘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靓丽画卷,为我国环境会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经与在京部分委员商议,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212月份在北京召开委员会工作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决策,以及2013年学术研究与年会的具体工作。

 

              

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

一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