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基于管理型财务人才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Dec 11, 2009     浏览次数:6332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裘益政[1]

(浙江工商大学  310018

 

【摘要】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财会人才出现结构性短缺,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财会人才转变将是重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变化的必然趋势。本文深入分析了管理型财务人才的内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基于管理型财务人才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各要素: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

【关键词】管理型财务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企业经营的集团化与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日常经营管理,这就造成了财会人才出现结构性短缺。根据我们对浙江台州、黄岩地区众多民营企业和财政部门的调研,我们发现,一方面财会人员存在求职难的问题,很多作坊式的民营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财会部门,而采取了委托记账的方式,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一人承担了几十家小型企业的代理记账工作,这就使得大量经过初级培训的财会人员出现了一职难求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成长性好、希望做强做大的企业,业主往往希望财务人员帮助其参与决策过程,提供预算和决策的相关数据,而当前的企业财会人员又难以胜任工作,因此不胜烦恼。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管理型”高层次财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相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核算型”财会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渐减少。由于高校培养的财会人才是以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为前提的,因此,我们认为,重点高校财会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财会人才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

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财会人才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特色。因此,本文将在分析管理型财务人才内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设计以管理型财务人才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管理型财务人才的内涵

(一)管理型财会人才与管理型财务人才

管理型财会人才是指掌握系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和丰富的管理知识,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分析判断能力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财会专门人才,具有未来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财会专家的潜力。

管理型财会人才包括了管理型财务人才与管理型会计人才,两者分别对应了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管理型财务人才对应于企事业单位财务主管,更侧重于对资金运动的规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评价;而管理型会计人才对应于企事业单位会计主管,更侧重于对资金运动结果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即提升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效率,实现财务价值。由于企业的财务总监往往需要同时领导企业的会计部门(会计主管)和财务部门(财务主管),他必须既是管理型会计人才,又是管理型财务人才;另一方面,从事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又必须以熟悉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理解企业会计信息的真正内涵为前提,因此,两者天然地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认为,将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均确定为管理型财会人才在逻辑上是妥当的,它并不会影响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在培养方案设计中的差异性;换句话说,在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财务管理专业具体培养目标是管理型财务人才,而会计专业具体培养目标是管理型会计人才。

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财务人才从工作性质上看,是对资金运动的规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评价,这些工作几乎包括了管理的全部职能,因此财务人才从事的本身就是管理活动,为何需要加上“管理型”?我们认为,所谓管理型的财务人才,是指在财务部门内部,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拧螺丝钉的操作工人,而是图纸或规划的设计者,工程的组织者,或者决策者的参谋。一言以蔽之,就是他们拥有成为未来CFO的潜力。

(二)管理型财务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管理型财务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形成专业能力的专业知识;决定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的管理学知识;促进宏观经济形势判断能力形成的经济学知识;为企业争取更多发展所需要资源的金融市场的金融学知识;适应国际化的专业外语知识;培养“管理型”人才魅力的人文知识等。

“管理型财务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未来CFO应具备的能力:1、制度设计能力:会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责任制度设计、预算编制、薪酬制度设计、股权结构设计;2、战略执行能力:预算执行与控制能力、资本结构设计能力、股息政策选择能力;3、价值创造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税务筹划能力、资源管理能力,资源配置、考核的综合能力;4、风险规避能力:随时捕捉危机信号,及时采取对策的能力。

二、管理型财务人才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管理型财务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改革传统的“核算型”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的“管理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是方向,是灯塔,对培养方案设计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为了贯彻管理型财务人才的培养理念,我们将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审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理财、金融、管理咨询及会计实务工作的管理型高级财务人才。”我们认为,上述培养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1)“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体现了教育部对本科人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2)“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并能够坦然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审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则明确地提出了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由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财务总监均认为,一名合格的管理型财会人才必须是“懂会计”、“懂管理”、“懂金融”的三懂人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宏观经济环境的跌宕起伏也对企业的资金运动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努力成为掌握经济和法律知识的“三懂”人才。

4)“能够胜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理财、金融、管理咨询及会计实务工作”则强调了未来财务管理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广泛性,指出不仅在工商企业,在金融机构、政府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等,同样存在着对管理型财务人才的广泛需求。

三、管理型财务人才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

根据“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基本精神,与管理型高级财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我们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经过4年学习,应当达到如下基本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哲学基础。

2、法律素质:“熟悉国家关于资本市场、财务会计制度等相关的经济法规和政策等。”市场经济的法制化环境要求财务和会计政策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的最新制度和准则的规定,由于国家法规制度的制定是动态过程,所以学生对相关法规的学习也应当体现动态性的特点。

3、专业素质:“系统地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以及会计、管理和金融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熟悉国际会计惯例,能够胜任在跨国公司担任财务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财务决策,具有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财会专家的潜力。”未来的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世界,良好的国际视野既有助于未来的CFO从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中洞察企业的机遇与风险;也有助于未来的CFO更加胜任在国际企业中的财务会计工作。

4、实践能力:“能运用用友、金蝶等知名的ERP软件进行财务管理,通过‘财务总监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术及其应用,具有较强的外语和文字处理能力。”我们认为,利用国内外知名的ERP软件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将成为大中型企业的常态,熟悉并掌握这些ERP软件的基本内容与操作,对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同学的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而“财务总监进校园”活动则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财务与会计管理岗位的感性认识。

5、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心素质是任何迈向成功的财会人员的必备素质。

四、管理型财务人才与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基于管理型财务人才导向的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安排

与管理型财务人才——“三懂人才”的培养要求相适应,我们认为,学科基础课应当多安排一些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和法律的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金融学、会计学基础和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税法等。

在核心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可以包括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分析等课程。其中,初中高级财务管理分别介绍财务管理原理、通用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特殊的财务管理内容与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则主要使学生掌握ERP系统的内容与基本操作方法。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分析则是强调如何将会计系统与企业的决策相联系,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与参与决策能力。

(二)管理型财务人才与模块化的专业选修课程

管理型财会人才的培养目标客观上增加了会计、管理和金融学的课程数量和比重,为了增加学生的个性化选择空间,也为了体现专业发展动态,我们认为有必要设置模块化的选修课程,这些方向性模块包括财务中介方向、财务风险控制方向、公司理财方向以及国际财务管理方向;上述方向性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就业兴趣考虑,如财务中介模块主要包括管理咨询、资产评估和项目评估,主要就业兴趣为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公司理财方向则包括了税收筹划、成本管理和投资学,主要就业兴趣为大中型企业财务部门;而财务风险控制方向模块则是针对企业向集团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以来风险日增的现状,设置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三门课程;在国际财务管理方向上,我们认为学生应当掌握国际会计惯例以及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实务,因此,开设了西方财务会计(英)、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英)以及期货学原理(英)课程。由于方向性模块课程较多,我们要求学生在四个方向中应至少通过二个方向。

除了方向性模块,我们还设计了实践能力模块、财务管理研究方法模块、会计核心课程模块等。其中实践能力模块我们开设了系列会计和ERP模拟实验课程;研究方法模块则包括计量经济学、博弈论、财务管理案例研究等,这个研究方法模块将有助于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会计核心模块则包括了成本会计、审计学和高级财务会计,这些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由于课时限制,在财务管理专业中作为选修课程以强化学生的会计基础。为引导学生选修上述模块课程,我们规定实践能力模块需要修满5个学分,财务研究方法、会计核心课程至少选修并通过一门。

(三)管理型财务人才与特色课程

为进一步提升管理型财务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推出了一些特色课程,如学科入门指导、专业研究方法入门,这些特色课程有力地促进了管理型财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第一学期开设《学科入门指导》课程,这门课程的内容具体包括:学科基础部分(数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法学);会计课程与会计职业;财务课程与财务职业;审计课程与审计职业;CPA课程与CPA职业;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发展;中外会计学科比较;职业市场、知识结构与专业规划等。通过这八个部分的学习,能够使本科生知道大学四年应该学习哪些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拓展知识结构。尽早形成专业意识、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

在第五学期开设《专业研究方法入门》课程,这门课程可以使本科生从以学习为主向学习与研究并重的状态转化。《专业研究方法入门》的内容包括:选定论文选题、文献检索、寻找理论基础、确定研究方法、设计论文框架结构、论文论证、讨论与建议、注释与参考文献等八个部分。《专业研究方法入门》这门课从规范与创新两个角度为本科生介绍了专业研究方法,为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初步效果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自2003年开始进行以“管理型”财务人才为导向的培养方案改革以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有大幅度改善。

(一)学生实践能力增强

财务管理专业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开设15门课内实验和5门综合性模拟实训课程。实施“财务总监进校园”活动。通过著名企业的CFO在学校的演讲使学生对CFO的工作有感性的认识,对实务前沿有更深入的了解,仅仅在2008-2009年,财务与会计学院就举行了15CFO的讲座,使学生理论教学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此外,我们还在三年级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中选拔设立财务总监摇篮班,由财务总监定期授课,据统计,在2008年首期财务总监摇篮班的60人中,有29人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通过这些实训课程和毕业实习,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团队精神

财务管理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每年举行的“希望杯”、“挑战杯”、“财会信息化”等高等级的科技竞赛,在这些竞赛中,优秀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整合、优化,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近五年来,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先后有95人次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各种科技竞赛奖励。

团队精神的培养主要是积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团队学习和研究的各种环境,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团队中锻炼自我,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和谐氛围。我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团队建设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如20086月,由财务管理专业为主的代表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近五年来,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先后有45支代表队获得省部级科技竞赛奖励,在省内相同专业中名列前茅。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富有特色的学生培养模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04级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在金融海啸严重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2009年,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预期也能达到95%左右,以上证据充分说明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六、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方案设计应结合学校的现实学科环境。浙江工商大学之所以提出“管理型”财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是以工商管理学科见长的财经类高校,其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学等基础学科根深叶茂,对我们培养“三懂”人才构成了强劲的支撑。

2.人才培养方案应注意多样化。社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特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体现了多样化和层次性的特征,我们这里提出“管理型”财务人才的培养方案,只是针对一些接受高素质生源的重点高校,对众多的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核算型或操作型的财务人才的培养仍然具有较为广泛的细分市场。

3.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注意学校软硬件环境的配合。在“管理型”财务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下,对学校的软硬件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学校应配置一流的财务教学与研究软件,如用友、金蝶等ERP软件;色诺芬、国泰安等数据库软件及其相应师资;(2)学校应当有一批财务总监教学资源,这些财务总监能够经常性地参加与学生的互动。(3)专业方向的广泛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拥有一支专业研究方向配置合理、研究能力较强的师资团队。

尽管浙江工商大学财务管理专业2003年就开始着手进行培养方案的改革,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管理型”财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至今仍然是处于探索阶段,财务总监摇篮班也只是举办了两年时间,改革的长期效果有待于今后的实践检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财务会计界的专家学者关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人才模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罗金明、许永斌.2008. “如何打造管理型财会人才”.财务与会计(理财版),1262-62

2.    陈四清.2009. “财务管理专业特色探讨——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比较”.会计之友,269-70

3.    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2008.2008级全日制普通本科培养方案”

4.    汪利祥.2009. “管理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商场现代化,3292-293



[1] 裘益政,男,1974-,副教授,博士,浙江工商大学财务系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