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时讯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第一次专题会议在南京举办
发布时间:Apr 27, 2018     浏览次数:46908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8年第一次专题会议在南京举办

 

201848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委员会2018年第一次专题研讨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

 

一、基本情况

本次专题研讨会主题为“会计专业融合与重构研究”,以“报告+圆桌会议”形式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集中研讨。参与人员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会计教育专家,以及承办单位教师共计46人,其中,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19人。中国会计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温素彬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恢光平教授、中国会计学会学术部主任喻灵分别致辞。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教授主持了研讨会,3位委员进行了大会报告。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财经大学刘永泽教授主持了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二、研讨会情况

1.关于会计专业教学一体化改革

2016年下半年,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率先在嘉兴学院试点实施“互联网+会计教学一体化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刘永泽教授对“会计专业教学一体化改革”实施一年多以后的成效和体会进行了报告。他认为,一体化应该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其它教学环节一体化。

从改革的内容上看,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利用自身优势,汇集全国会计教学名师力量,本科启动7门课程改革,高职高专启动9门课程改革。他认为,会计专业教学一体化改革是整个会计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不简单是课堂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涉及培养目标、教学理念、互联网下整合式教育模式、培养方式的改革。

从改革的成效上看,一是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解决了“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问题;三是真正实现了考教分离,改变了“中期末轻平时”的考核方式,成绩考核更加科学、公平;四是丰富了老师的教学资源,扩大了教师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与学生互动的教学平台。

关于一体化改革体会,刘永泽教授指出,一是不要过分追求视频课表现方式和现代技术应用,而应注重效果,注重线下,实质重于形式;二是教师对教改的理解、对教改的热情、敬业等,决定了教改的成败;三是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四是会计专业教育一体化改革是“一把手”工程,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而且涉及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考核制度、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学校主要领导必须支持才能成功。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院校长赵丽生教授基于高职课程组一体化改革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利用不充分等,并提出或可通过给学校及教师荣誉称号等方式激励他们实践改革。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梁伟样教授指出,在将管理会计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去时,存在如生源参差不齐、没有合适的教材等问题,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应与时俱进引领高职教育教育改革。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陈强教授指出,由于师资队伍存在老中青并存、老教师难以真正使用ERP系统进行教学等问题,一体化改革应分步实施,逐步实现最终目标。他以上海改革存在的问题为例,说明改革需官方推动。

2.关于会计专业融合与重构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财经大学王华教授认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是学科融合的结果;融入专业的学科是动态的,因专业培养目标变化而变化,培养目标决定专业所需学科的选择与组合。会计学学科是关于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会计专业是应社会职业要求而设置的,并以会计学科为基础。会计专业作为社会职业,必须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时代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并紧跟科技发展对会计技术方法革新的驱动。

在会计类专业面临的困境与出路方面,王华教授谈到了“大智移云”、人工智能、机器智能、区块链对会计类专业的深刻影响。人工智能将终结财务会计的大部分功能,但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依然重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会计将在大数据背景下紧密结合,形成企业配置资源、防范风险、支持决策和价值创造的完整系统。机器智能使我们能够解决复杂情况,并开发出模拟人类思维、参与人类工作的“认知代理”。他还列举了TCL不再招收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现象,指出,目前的会计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实务,因此会计专业需要重构。

在会计专业如何融合与重构方面,王华教授认为,掌握知识不再是学习目的而是发展能力的手段。会计专业教育要面向未来,并以能力提升为首要。应注意以下几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崇高理念,用“e-ESTEAM”(基于互联网的伦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理念构建能力模型,课程设计立体化,创新教学模式,渗透式会计教育,改革实习实践,重构教学组织,建立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模块,最终建立起支撑能力的知识体系、提升和发展能力的教育体系。

王化成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应变革创新,淡化专业,注重综合性素质培养,知识整合将越来越重要。他以PPP项目为例,说明单一会计问题越来越少。他呼吁高校重建整合类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岗位的人才,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将同一案例运用于战略、营销、人力资源和财务的课程教学之中,向学生展示审视问题的不同角度,以加强实物中财务决策能力的培养。最后,他指出,会计专业融合与重构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思想理念,在2018年甚至未来几年内应加以深入研讨并探索实践。

3.关于大智移云背景下的会计学教育变革的构想

温素彬教授以“微软小冰”出诗集、报纸新闻很多由机器人写作的例子,以及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研究提出的影响会计的十大信息技术(大数据、电子发票、云计算、数据挖掘、移动支付、机器学习等)引入,提出我们面临的环境是“数据技术革命时代”,转型已是新常态,会计转型是必然趋势。会计面临的问题在于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进行赛跑,发展快的就有可能在专业融合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温素彬教授还对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的学科专业进行了介绍,并以会计本科专业和MPAcc适应大数据时代、突出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的培养方案为例,说明了南理工在跨界与融合方面的初步构想以及加强会计专业“非会计”修炼的内容。从时间维、手段维和内容维角度对“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南理工本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培养方案的实施,目的在于将小的会计专业领域向其他学科的大面积融合,如经管院学科自身融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实习,实行积分制,一半讲课一半实践。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思维,掌握数据建模与理论方法,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陈信元教授指出,虽然大数据网络环境下,IT人工智能对会计职业冲击极大,但只要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还存在,还需要如基础跨级这类的课程,就不用过分担心会计未来的存续问题。我们更应关注的是眼前的问题,如会计学科应如何构建好自己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应如何变化,内容如何更新,教学方法如何改进,如何制定合理的练习量,如何结合会计学不同阶段的课程进行案例教学。同时,他指出,目前,专业的概念在弱化,知识整合性课程的通识教育被强化,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此外,中国的国际化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应用的土壤,应由关注过去转向预测未来;本科课程体系哪些是有用的,哪些会被IT所替代使我们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吸收了新元素、新内容后会计学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对于研究生层面,他以国外会计学受经济学影响大量开展了实证研究,目前发展中更是引进了一些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内容的例子,说明会计学研究方向应该是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精华,而不是直接去研究别的领域的内容。最后,他强调,500多年前的意大利复式记账至今存在,我们应相信未来。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财经大学樊行健教授强调会计专业融合与重构应有序进行,并介绍了之前的会计教育改革经验。

 

三、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情况

研讨会之后,召开了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刘永泽教授主持了会议。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关于继续深入研讨“会计专业融合与重构”问题,经过讨论,拟请示学会秘书长(另报)申请98-9日在山东工商大学召开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第二次专题会议。二是关于1027-28号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事宜。会议承办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陈美华教授报告了会议准备情况。喻灵同志提示承办单位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有关政治纪律、廉洁制度,在会场安排、食宿、交通等方面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刘永泽教授建议大家继续提出会计专业重构的好想法。他指出,目前不少学校已经进行实践,开始大数据会计招生,会计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应顺势而为。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