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导入“压力测试”,构造工商企业的风险“体检”机制
发布时间:Nov 23, 2009     浏览次数:5120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导入“压力测试”,构造工商企业的风险“体检”机制

汤谷良  范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压力测试的相关方法论及两种主要的测试方法(情景测试和敏感性测试)在美国的应用情况,以及中国银监会对于压力测试的相关制度规定。其次介绍了ERM框架及其内在的缺陷,为了弥补实施性差这个缺陷,文章认为有必要把银行业的压力测试机制引入工商企业,为工商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有用的工具。文章倡导以自由现金流为基础的压力测试系统,通过对与自由现金流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及情景分析,可以充分评估企业的风险状况。而且压力测试机制可以通过软件的编程设计轻松实现。以自由现金流为基础的压力测试系统依靠其以数据为基础的特性、工具化的可操作性、分析结果的综合性及动态性这四大特点,今后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压力测试   风险管理   

 

一、引言:从奥巴马以“压力测试”作为银行资本援助条件说起

今年225日美国财政部于公布了奥巴马政府金融救援计划核心内容——资本援助的具体方案,美国19家主要银行必须接受“压力测试”,政府将依据测试结果决定援助方案。“压力测试”将由美联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等机构联合执行,测试将按照两套假设情境进行:第一种假设美国经济今年萎缩2%,失业率为8.4%,房价下跌14%,明年经济增长2.1%,失业率8.8%;第二种假设经济滑坡更为严重,今年经济萎缩3.3%,失业率8.9%,房价下跌22%,明年经济增长0.5%,失业率10.3%。并考虑适时公布正在对美国19家最大银行进行的压力测试的部分结果,此举有望让外界更加清楚地了解各家银行具体的良莠状况,据此有选择的展开对银行的援助。由此可见压力测试方案显然是一种筛选机制,一种检验银行运营质量的一种方法。

本文中我们首先简要说明中外金融企业实行的压力测试,并概括其机理,关注压力测试这种方法本身导入到工商企业的必要性,倡导工商企业导入这种有效的“体检”机制,以增强企业主动应对越来越不确定经营环境的能力。

二、文献综述

(一)中外金融企业压力测试制度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是金融企业用来衡量它们对于异常事件的潜在抗风险能力的工具。如假设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异常的市场变化,然后测试该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在这些关键市场变量突变的压力下的表现状况,看是否能经受得起这种市场的突变。压力测试主要分为两种方法:(1)情景压力测试。它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比如股权价格,汇率,利率)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情景压力测试可以基于过去经历过的市场重大事件(历史情境),或者基于将来可能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市场事件(假设情景),比如本文开头部分介绍的关于美国政府进行压力测试的假设。(2)敏感性压力测试。它旨在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由于假设变动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通常它包括对称的变动(向上和向下),而不像情景压力测试中那样仅关注某一市场风险因子的单向变化(向上或向下)。

当今金融企业采用的风险度量模型VaR往往是用来评估95%99%的信赖水平上的最大损失,但是剩余的5%1%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这5%1%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统计学上被视为外生变量,这些事件的发生是被模型以小概率事件的名义忽略的。而压力测试成为了传统风险度量模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CGFS)]20003月对全球主要金融企业的压力测试使用状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压力测试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且体系也越来越完善,随其一起使用的还有VaR等风险测量工具。被调查的43家银行提供了293种情景压力测试(基于潜在的市场重大事件,如股市崩盘)和131中敏感性压力测试(基于彼此市场风险因素的变动,如收益率曲线的平移)。最主要的压力测试因子为:股权价格,利率,新兴市场和信贷扩张(流动性扩张)。也有一些压力测试是聚焦于商品及其相关风险因子或者期权市场压力。

我国银监会在200712月印发了《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其中(1)针对信用风险可以采取的压力情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国内及国际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向下波动;贷款质量恶化;授信较为集中的企业和同业交易对手出现支付困难;其他对银行信用风险带来重大影响的情况。(2)针对市场风险的压力测试情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市场上资产价格出现不利变动;主要货币汇率出现大的变化;利率重新定价缺口突然加大;基准利率出现不利于银行的情况;收益率曲线出现不利于银行的移动以及附带期权工具的资产负债其期权集中行使可能为银行带来损失等。

可以看出,压力测试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充分了解潜在风险因素与银行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形成供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讨论并决定实施的应对措施,预防极端事件可能对银行带来的冲击。对于银行来说,银行在日常管理中已广泛应用各类风险计量模型,而压力测试也成为这些模型方法的重要补充。从西方的现实分析压力测试也能够帮助政府、监管机构充分了解单家银行和银行业体系的风险状况和风险抵御能力。

(二)COSO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型(ERM

这种压力测试制度除了在金融企业普遍应用之外,能否推广到工商企业中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与风险管理密切关联的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根据ERM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ERM框架有三个维度,第一维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是企业的各个层级。在该框架中,由于把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视为机会),因此,该框架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而且在该框架中,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

很明显,在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中已经包含了本文专论的压力测试内容,这一点正是ERM的优点和不足。ERM的“全面”,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风险概念的全面性,既包括企业内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和速度风险,也包括外部环境中的制度风险、市场风险、行业风险、外汇风险等等;二是风险管理所涉及主体的全面。它要求企业不仅站在全局的战略角度,从上而下的贯彻于企业决策层、高管层、各职能部门层、经营单元层和直至每个员工;三是风险管理过程的全面性。难怪,据我们调查我国一个在美上市公司为了应对萨班斯法案而建立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就确定了3000多个“关键控制点”。可以肯定这3000多个风险控制本身就隐含太多的风险。我们强调是这个ERM框架只能是框架范畴,涉及的面太广,让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有悖管理学中SMART原则(Specific----明确的、具体的;Measurable----可量化的、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以达到的Relevant ----相关的;Timed----有时效性的)。另外,ERM过于关注流程与定性化制度,缺乏数据支持,选定的观察点一定不会是以千计,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感觉在这次金融危机中ERM本来应该大显身手,但是似乎已被包括西方工商企业遗忘,这可能正是ERM的固有缺陷所致。

三、压力测试制度的优点

相比之下,压力测试作为一种风险监测机制之所以脱颖而出,具有很多的值得肯定和借鉴之处:(1)奉行“以数字说话”。压力测试是以数据为基础的,所有的假设波动都来自于现有数据向上或向下的波动。与ERM模型相比,压力测试的结果更具有可信性和直观性。通过具体的参数对比,压力测试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具体的风险规避方案,甚至可以显示出最差情形的情况下,企业所能承受的压力底线。这一点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非常有价值。本文强调把“用数据说话”作为以一种制度理念融入风险分析、过程监管、和作为“资本援助”条件等各个层次和每个环节。尽管把公司战略、风险管理中每个关键的因素、重要的问题、特殊的情况一律要求“用数据说话”、“用数字表达”有时侯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惟有数据才是惟一的、客观的商业沟通上最为便利的语言。“用数字说话”简单、直接,能帮助企业决策者十分客观、准确地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和接受能力,有条不紊的开展风险预防工作。(2)制度的工具化。压力测试是一个体系,依据不同的参数和数据指标,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压力测试系统。相对于仅仅有方向性、框架上指导意义的ERM来说,压力测试系统对于企业来说将更加有吸引力。本文提出的就是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的一套压力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软件的编程设计轻松实现,非常具有可操作性,为企业实现风险管理目标提供了工具。(3)风险分析综合性压力测试强调多个风险因素(比如股权价格,汇率,利率)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企业的影响,极具综合性。而包括ERM也是特别关注个别分析,另外传统的财务分析往往基于单一的财务比率,有时也基于多个财务比率综合分析,但是这种分析的一大缺陷在于:通过和行业相应比率的比较,仅仅能判断出自身指标的偏高或偏低,而无法进行临界分析。也就是说,这样的分析不能形成基于企业自身的财务目标。如果一切都以全行业的平均财务比率为基准,在全行业业绩普遍下滑的今天,企业的决策也许会出现重大失误。与此相比,压力测试系统不仅能够提供企业所能承受的最大亏损边界,而且通过列联表分析多个比率对于某一特定比率的综合性影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预测各种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总体损失。而企业决策者则可以通过压力测试了解企业承受损失的能力,以及区分风险扩散的途径,及时找到风险应对的良策。(4)及时动态性。压力测试的另一优点是其动态性。众所周知,财务报告上的数字都是时刻变化的。传统的财务分析框架一般都是静态分析,其结果很可能因为外部因素的突然改变而失去决策效力。通过压力测试可以有效的避免这样的缺点。通过计算机的程序可以将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挂钩,甚至可以通过对一些重要的比率设定警戒线,当比率突破警戒水平时进行及时预警。压力测试系统将有效地帮助企业决策者及时应对外部的突然变化。

四、工商企业如何制度化的导入压力测试?

    本文积极倡导工商企业导入“压力测试”,构造其风险“体检”机制,夯实风险预警防控机制,从实施层面提出具体建议是以企业财务数据为基础,以自由现金流相关因素为主导因子设计测试模型。

     压力测试首先必须构造企业的风险预警模型,这是风险识别的起点。借鉴金融企业的压力测试原理,依据上述分析,这个模型必须符合:(1)定义明确、取数便捷;(2)与企业风险紧密相关。企业风险预警致力于企业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问题,而生存的条件有二:第一是能够以收抵支;第二是能够偿还到期债务。故风险问题归根结底是“现金”而不是会计利润;(3)多变量、立体评判企业。该能够综合企业商业经营、投资战略、财务融资的核心问题,全面考察战略节奏与运营效率。(4)能够彰显企业股东、高管人员、员工、甚至债权人在企业风险形成与管理中各各自的能力与责任。但是企业风险问题首先是企业决策层的运筹帷幄,并非执行层的具体合规性问题;(5)关注企业“继往开来”或“持续经营”,不仅考核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表现,还要可能未来的创现能力。可以肯定地说,目前财务上推崇的风险识别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都存在“清算假设”前提,局限性十分明显。由此本文特别推崇以自由现金流(FCF)作为企业风险预警测试模型。依照财务理论:

企业自由现金流 = 股权自由现金流  + 债权自由现金流

            =(经营净现金流EBITDA+营运资本节约+资产剥离产生的现金-研发投入必要资本支出)+(新增的现金债务-偿还的债务本息)

毫无疑问,负的FCF是风险的根源,而正的FCF是持续经营的前提。正FCF旨在衡量公司未来的成长机会,自由现金流越多,意味着公司用于再生产、再投资、偿债、发放红利、股票回购的余地就越大,能力就越强,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就会越好。有了充足的现金,企业才能在危机来临时灵活转向,进行战略性防守,或者在经济周期的低谷进行战略投资。

据此进行企业压力测试,就可以识别企业盲目的过度扩张;在FCF非常短缺的时候坚持稳健的财务策略和运营策略,就可以很好的防御市场的波动对企业的不利影响。而基于FCF的压力测试系统可以根据FCF的组成部分分为四个模块:EBITDA、营运资本、长期投资和外部融资(尤其是负债融资)。企业可以依据影响这四个方面的情景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情景测试,分别预测每种情景对于这四方面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对这四个量化的指标进行敏感性测试,分析这些指标的波动情况是否在企业的风险承受范围之内。

该风险预警、压力测试模型的使用上应该注意:

1、兼顾外部商业环境、资本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内部决策与运营对风险的复杂影响。前述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尤其情景压力测试太多的考察外部因素的“不利情况”,工商企业的压力测试应该是内外兼顾,尤其是企业不同战略决策下的风险测试。

2、设置多层测试标准。这是指具体测试指标的偏离差异的分析基准。企业应该多层设置:(1)底线标准。如自由现金流为零值。(2)目标(预算)值。这一点倒可以直接引入COSOERM中的风险的表述,ERM把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视为机会)。多层测试标准的同时使用会形成立体、多层的的压力测试结果。

3.把压力测试系统纳入企业ERP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非常容易实现,如EXCEL或者企业内部的ERP系统。通过不同指标的列联表格可以看出各个指标的波动对于自由现金流的综合影响,同时也可以显示出企业最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强。比如,EBITDA、营运资本、长期投资和外部融资分别变动10%,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赋予不同指标发生恶性变动的概率,再计算他们对于自由现金流的影响值,再计算VaRFCF(这个值是针对自由现金流而言的),就可以得出企业资金链的自由现金流部分面临的最大风险值。充分利用ERP系统可以更有效率的实现以上目标。

4. 完善风险处理机制,确保压力测试的结果的决策“相关性”。务必实现企业适时监测、适时反馈、实时调整,扎实建立以风险预警为平台的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应该考虑的不能仅仅是NPV或是投资回报率,更多的应该考虑资金链的连续性,以及资金链在多大程度上面临断裂的风险。那么利用基于FCF的压力测试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预测出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企业便可根据风险评估系统的结果有效地进行相关的决策。

五、总结

压力测试是一种很具有吸引力的风险管理工具,它可以为管理层提供极端情况下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状况,通过在工商企业应用压力测试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和内部控制的效率。而且情景测试和敏感性测试不仅可以为管理者对风险的控制提供足够的信息,还也可以为外部投资者、监管人员等监管信息。但是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是外生的,并且是难以量化的,因此这种综合作用对于企业的影响也相应产生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主观性的因素的掺杂不可避免,进而影响到了模型的不确定性,使得压力测试系统很难一致化,这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A survey of stress tests and current practice at maj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April 2001

Stress testing at maj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rvey results and practice, 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January 2005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银监发[2007]91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20071225
VBM框架下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重构》,汤谷良著,20073月,pp172-174

《压力测试——风险值系统的重要辅助工具》,沈大白、敬永康,《货币观测与信用评等》,20011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