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Dec 14, 2009     浏览次数:281789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韩传模  韦琳  王成秋

(天津财经大学  300222

 

【摘要】高校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教育也面临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迫使我们十分关注财务与会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财务与会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试图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适应社会对本科财会人才的理性需求。

【关键词】  财务与会计类专业  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就业难”与“招人难”的 矛盾是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挑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在大学生们为就业感到困惑的同时,一些企业也在为招不到合适人员而烦恼,很多企业常常遭遇到设定了岗位招不到人的尴尬状况。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人难”,形成了过剩与稀缺这种看似不可能的悖论,暴露了教育与市场的脱节,反映了目前人才结构的失衡。由于这个问题的影响面甚大,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两难”问题背后的成因,也就成为学校和企业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走校企结合之路,实行“产学研”结合,探索一种适应时代发展与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当前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传统教育观念的惯性使实践教学很不完善

教育与市场的脱节反映了人才结构的失衡,表现在企业认为目前的大学毕业生普遍是理论知识有余,而能力素质缺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培养的人才具有典型的继承性、依附性,缺乏自主与创新和职业能力。在传统的财务与会计教学中,常常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往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忽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许多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到了企业都要进行两三年的培训,才能独立适应岗位的要求。企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培训,有的大学生受不了这种磨练,还要流失一部分。究其原因,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一些本应该在学校里完成的教育内容,却要等到企业再‘补课’,这对个人、学校、企业与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

实践教学是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没有实践教学,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教育的质量会值得怀疑。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也是衡量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从我国目前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情况来看,虽然各学校普遍开设了实践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既不精心,也不得法。还没有形成一个定型的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讨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三)财会类专业的特色呼唤着完善实践教学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因此,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也是处于动态的发展态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大学本科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这种实质性的教育转变,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产生了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大学本科教育不仅要强调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本科层次人才的理性需求。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在这种转变中也不例外,而且由于财务会计类专业的特点,使得其受到这种转变的影响似乎更大。

1.财务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更突出应用性

财务与会计学科是工商管理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其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要求。定位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的财务、会计与审计专门人才。

2. 财务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定向性

  财务与会计专业是职业性很强的专业,绝大多数的财务与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是会计与财务实务领域,因此,财务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定向性。这样的目标称为“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它是以特定的外显行为方式陈述的目标,指明学生应该会做什么,会做到什么程度。行为目标的基本特征是目标的针对性、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这种目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最高追求。

 3. 财务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岗位性

任何一个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都有明确的财务与会计岗位,财务与会计专业与专业岗位的对应性极强。学生就业前应该具备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实际上是由一组特定的、明确的职业能力组成的。会计职业能力是能够有效履行会计师职业角色而必须具有的知识、技巧、才能和行为的总和。因此在注重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


    二、
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

围绕财务与会计类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着眼点,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围绕着实践性环节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形成适合理论教学体系并具财会教育特色的,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支持的“一主体两支持”式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图1

 
 

1 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按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支持的“一主体两支持”模式构建。首先,以专业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确定专业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能力训练机会;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形成了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专业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训练方法上,学生能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实物演示、实验、实训、实习等等,技术应用与职业素质训导有机结合,接受仿真或真实的实践训练。

其次,教学体系设计体现职业素质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来设置课程,建设“课堂学习”加“实践深化”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以校內外实习基地为载体,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两大中心任务,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中,大到严格执行各种会计工作操作规程,小到点钱与书写数字,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监督,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行为养成,使之符合现代工业要求的职业习惯,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等等;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考核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再次,学校可以实行“双证制”,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大学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为此,应积极引进、建设国家(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考点或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

三、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㈠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结构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形成“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初步构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管理,学、用、研、培一体化,特色鲜明的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该体系是由各个教学环节要素组成,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包括:课堂习题、课堂案例、会计实验课、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校外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在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中,为便于学生掌握课堂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理解认识实践教学从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关系上看,可分为:①侧重于课堂理论和知识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习题、课堂案例、毕业论文等。②侧重应用、技能,理论联系实践方面的实践教学,包括:会计实验课、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校外实习、社会调查等。

从会计实践教学环境看,可以分为:①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它包括:课堂习题、课堂案例、会计实验课、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毕业论文;②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包括:校外实习、社会调查等。

从实践教学的实施形式上看,可分为:①校内课堂实施形式,包括:课堂习题,课堂案例、会计实验课、校内仿真模拟实训;②校外实施形式,包括: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

从会计职能角度出发按内容可分为:单项会计实践体系和综合型会计实践体系。按实践教学模式操作手段可分为:手工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和计算机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㈡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这一体系的具体内容是以实验课为核心,以培养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开放式管理,学、用、研、培一体化,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其构建见表1

1

实践地点

实验类型

实验教学体系内容

实验形式

实验组织形式

实验操作手段模式

 

校 内 实 践

示范性

操作性

实验室内单项型

基础课程实践

章节实验[1]

课堂集中实验[2]

手工操作、计算机操作

课程实验[3]

按岗位、环节实验[4]

手工操作、计算机操作

专业课程实践

章节实验

课堂集中实验

手工操作、计算机操作

课程实验

按岗位、环节实验

手工操作、计算机操作

综合型

设计型

校内实习

综合内容、仿真模拟实训

毕业论文

按各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确定

校外实践

综合型

综合课程实践

视单位情况而定

             

 

1.单项型(章节型)实践课的内容

所谓章节实验就是按照课堂理论教学的章节、顺序进行的单项实验。其中包括会计基础单项实践、财务会计单项实践、财务管理单项实践和审计单项实践。

2.综合型实验的内容

综合型实验就是在章节型单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业务的实验。具体包括:①会计基础课程综合实验业务;②财务与会计课程综合实验业务;③成本会计综合实验业务;④税务会计综合实验业务;⑤财务管理综合实验业务;⑥审计综合实验业务;⑦计算机会计课程综合实践业务。综合实验教学是按照某一实践课程的全部内容,选择相应的会计程序,按照相应的会计方法,对一定时期的全部会计事项,进行完整的核算和分析过程,是一种综合运用能力、理解知识、施展操作技能等全方位的会计实践过程。它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特征,是较高层次的一种教学实践过程。上述两种实践教学,内容上是互为依存的。


    三、高职高专教育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

在明确了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与其内容体系相配合,从而实现财务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

(一)实验

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发展、检验会计理论知识的实践基础,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运用比较多。其目的不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更着重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会计技术和方法。同时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真、细致、耐心、求实等良好性格特征的养成。实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⒈示范性实验

示范性试验是由教师操作,向学生示范,而学生并不动手的实验。这种实验一般配合理论教学,起直观作用,使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理论;也有的是向学生示范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并说明注意事项,为初学的学生起示范作用,主要有演示性、验证性和观察性实验等形式。

⒉操作性实验

操作性实验的主要内容为对各种会计核算文件的正确制作、检查和更正各种偏差和错误,主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能力。

⒊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综合运用多种会计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会计综合业务的实验,例如财务与会计核算综合试验,成本会计综合业务的实验等,是包括多方面会计知识、多种会计方法和技术、多要素要求的复杂程度较高的教学实验。

⒋设计性实验 

这类实验,教师只提出实验要求,由学生自行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实验设计(确定方案、安排步骤、选择方法)并独立操作,直至完成全部实验,写出实验报告。这类实验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是学生在进行以上几种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并发展实验能力的重要一环,如会计核算制度设计等。

(二)仿真模拟实训

实训是为了熟练掌握某种技术或技能而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也包括职业岗位实践训练,其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训在实践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目前很多学校开展的沙盘模拟实训很值得推广。提到“沙盘”,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战争年代的军事作战指挥沙盘和房地产开发商销售楼盘时的小区规划布局沙盘。它们都清晰地模拟再现了真实的地形地貌,无须让其所为之服务的对象亲临现场,也能对所关注的位置了然于胸,从而运筹帷幄,胸有成竹。把这种思路引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训练上会怎样呢?企业运营有几个关键环节:市场营销、资金筹集、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生产组织、设备改造、物资采购、财务管理;那么把这样几个部分构想为沙盘的主体内容,就可以把“把企业搬进课堂”了。

    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就是以企业经营管理沙盘为教学载体,旨在以一种直观生动的实战式教学方式使学员体验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并充分活用所学管理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标。ERP沙盘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经营企业的活动中,感悟如何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成功工作的经验。这种培训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做”来“学”。参与者在真实经营管理平台或模拟环境中做事,而不是说事。

(三)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是财务与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从事毕业论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专业实习

实习是为了了解某种技术或了解某种工作方法而进行的实际演练活动,主要是学生在校内外教师和师傅的指导下,在校内实习场所或校外生产、服务现场从事模拟或实际的工作,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养成独立工作能力和职业心理品质。实习主要包括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

1.学年实习

学年实习是在大学二、三年级时,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某一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以增强感性认识、验证某些理论、提高某些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在生产劳动中接受思想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通常实习的类型大体有以下几种:①参观和认识实习。一般在实习初期进行,并与有关的理论课程相结合。②结合单门学科的教学实习。一般结合专业课进行,处于学习职业技能的开始阶段。③专业基本岗位的教学实习。一般确定一至二个专业的主要岗位,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实习结束后经过考核可以发给相应的专业等级证书。这种学年实习在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后可以适当与实际财务工作结合进行。

2.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它往往是与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相联系的一个准备性教学环节,其主要任务是 通过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使学生获得独立工作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目的地围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进行毕业实习,以便在实践中获得有关资料,为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董德民.2005.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探微.财会月刊, 2

2、郭强华,邱芸.2001.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财会世界,6

3、洪早清.2003.高校教学管理者必须树立的若干观念.中国大学教学, 1

4、李锐等.2004.构建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6

5、李翔.2005.信息化背景下中国企业会计职能拓展.会计研究, 6

6、刘晖.2001.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教育质量评价问题.外国教育研究, 3

7、应安明.2002.高校实验室创新问题的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

8、赵雪梅、慕宇.2004.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财会研究, 1

 



[1]章节实验:按照课堂理论教学的章节、顺序进行的单项实验。

[2]课程集中实验: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采用的某一种方法或经济业务事项(会计事项)的内容,进行的基本技能的操作实验。

[3]课程实验:按照某一专业课程进行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实验。

[4]按岗位环节的实验:按实际业务部门分工、设岗的情况,按照设计的各个会计岗位的职责内容,模拟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操作的会计实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