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思考
发布时间:Nov 23, 2009     浏览次数:4942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思考

 

张蕊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   330013

 

【摘要】论文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视角,分析了金融危机这一非常态下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及机遇,论证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应定位于:求生存、调结构、蓄力量、谋发展。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的定位,企业的经营业绩应主要体现为求生存、蓄力量、谋发展的能力上;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主要包括融资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投资机会把握能力、结构调整状况、创新与研发能力、人才储备状况及管理者应变能力等。

【关键词】金融危机    企业经营业绩      评价

 

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不断地向金融层面传导,终于引发了20089月份的金融海啸,并迅速蔓延至全球。目前已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于这场危机之外,各国的金融及实体经济均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场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及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正如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总结的那样:第一是股市受到冲击,第二是对外投资受损,第三是出口下降,第四是美元疲软造成外汇储备损失,第五是银行将新增不良资产,第六是经济下滑,第七是失业人口增加,第八是物价下跌,第九是国际流动性紧张造成外汇储备下降,第十是市场信心缺失[1]。这些危害会使一些国家的社会秩序陷入混乱,甚至可能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如银行的倒闭,企业的破产,金融业的崩溃,导致国家经济的瘫痪;失业人数增加,人心涣散,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危机也不例外,“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或机会”。如何寻求金融危机下的机遇,平安度过危险期,积蓄力量,谋求经济复苏时的大发展,则是各国政府及企业所需解决的当务之急,也是危机周期内的工作重心。本文拟从业绩评价视角,分析与探讨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积蓄力量,谋求发展,希望有助于企业应对这次的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下企业的机遇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无论何种形式的金融与经济危机,也无论影响有多大,总有不少的企业能够平稳度过,并在期后的经济复苏中发展壮大。经历了经济危机的日本许多企业和美国许多企业都证明了这点。通过总结分析可以知道: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利用危机下的机遇,如政府的政策等,及时进行企业的转型,积蓄力量,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危机过后的发展。面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认为企业至少应抓住以下几个生存与发展的机遇:

第一,利用价格“谷底”,实现投资增值。

从经济学角度看,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经济繁荣时期,或过度繁荣导致的泡沫经济时期,价格会远远地高出价值,形成价格的“高峰”;而在经济萧条和经济危机时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如企业缺乏资金,消费者对危机的恐惧心理,以及对经济前景过于保守的预测,对市场信心的不足等原因导致持币观望或购买力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价格远远低于价值,形成了价格的“谷底”。这种价格“谷底”的形成,却为投资创造了极好的时机,为盈利创造了极大的空间。这时,如果企业投资得当,则会取得很好的投资增值效应。

第二,利用政府的政策,谋求生存与发展。

应该说,针每一次的金融或经济危机,政府都会出台一些政策,对有关行业进行扶持和投资。就以这次金融危机为例,各个国家的政府均根据本国的实际,对一些重要的行业和领域进行注资、减税、放贷等举措,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我国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到2010年底,政府将投资约4万亿元,用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还采取了减税,降息的举措。各企业可根据政府的这些政策和举措寻找所蕴涵的商机,谋求在金融危机下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第三,利用危机期,调整结构,实现企业转型。

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传统的单一线性生产方式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远远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这次的危机实际给了这些企业进行生产结构调整、设备更新和企业转型的机会。企业如果能利用这一机会迅速进行调整,及时进行转型,则为经济复苏后的企业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自己。

这次的金融危机,也给企业科学地全面提升自己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种提升包括企业内部潜力的挖掘,如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生产效率;对企业信息化的改造,如实现无纸化办公;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和创新,如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研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争取新客户群,扩大市场份额,打造企业品牌;进行员工素质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适应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企业管理者的培训,提高其对市场及环境的预测及应变能力;积极地进行优秀人才的招聘,为企业今后发展储备力量。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目标的定位

在常态经营环境下,简约的企业经营目标为: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追求长远价值最大化,这种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是与常态的经营环境相适应的。常态经营环境所体现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企业的发展是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律做出预期的、并且是可实现的。而在非常态的金融危机状态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减速甚至负增长,市场的大幅委缩造成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使企业的可持续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价格“谷底”的普遍形成,使得企业无法追求长期价值的最大化。在这种环境中,常态下的企业经营目标显然不适用,为此,企业的经营目标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根据这次金融危机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目标应作调整定位为:求生存、调结构、蓄力量、谋发展。

首先,在金融危机下,由于货币支付出现问题,造成资金供应紧张,企业正常经营所需资金短缺甚至中断。同时,由于消费者手中现金的缺乏,或由于恐惧心理及过度谨慎而造成需求不足或大幅下降,导致企业产品过剩或生产能力过剩,继而使得企业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企业的资产大幅缩水,如比尔·盖茨的个人净资产同期减少15亿美元至555亿美元,李嘉诚的资产损失200余亿美元[2],房产、股票、基金等资产大大缩水。第二,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如2008年,美国企业因金融危机拖累而破产的企业达4200[3]、日本为15646[4]、西欧各国达149000[5],法国达56000[6],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第三,大量的企业由于资金的缺乏,开工严重不足,举步维艰。可见,在这一特殊时期,企业如何求得生存成为了第一要务。

其次,也正如上所说,危机固然给企业带来了危害,但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机遇,企业应充分利用这次金融危机下的机遇(1)进行结构的调整。目前在我国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资源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非常落后,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低,污染严重,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危机带来的间隙,很好地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积极开展资源循环利用、“三废”治理的研发,使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及管理等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从而能使企业在危机过后的发展科学、高效。(2)进行选择性投资。企业可以利用危机形成的价格“谷底”,审时度势,根据企业转型与结构调整的要求,谨慎投资,实现价值增值。(3)积极地蓄备人才。现代企业的发展充分说明了,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在金融危机下,很多企业为了缩减开支实行大量的裁员,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失业,企业可以积极地吸纳与储备一批优秀的人才;同时,为企业现有人才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留住关键人才,并对在岗人员及管理层开展培训,提高其技术与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

在上述求生存、调结构、蓄力量、谋发展的经营目标中,求生存是第一位的,调结构、蓄力量是为危机过后的谋发展作准备,调结构的实质是蓄力量。

三、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经营业绩

在非常态经营环境下,企业的经营业绩也与常态下的不同。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目标的定位,企业的经营业绩应体现为企业求生存的能力和积蓄力量谋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意味着企业危机时期的经营业绩越好。

这种企业经营业绩的特点是:(1)价值观的特殊性。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就是实现了企业的价值。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企业能在危机中生存下来,就一定有发展的可能与希望。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能够生存,就能减少金融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诸如减少失业的人数,减少社会的混乱等。同时,企业能生存,就能创造价值。(2)业绩定义的期间性。与常态下的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同,这种经营业绩观强调的是企业的生存,是与这次金融危机相适应的特定一段时期内的企业经营业绩。保持和提高经营业绩的途径与方法也比较特殊,主要是利用该时期政府的政策、价格“谷底”等来达到投资价值增值及盈利水平的保持。这些机会也是这次危机所特有的,也即,企业在这非常态经济环境下,为求得生存、保持业绩,可能会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或方法。(3)侧重非财务业绩的评价。我们知道,以财务业绩为根本的经营业绩评价,其目的就是引导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这显然与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不相适应。根据这一时期企业的经营目标,即求生存、调结构、蓄力量、谋发展,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首先应围绕企业的生存能力,产品结构、生产线调整状况、优秀人才储备状况、市场开拓情况等方面展开。其次,在财务方面应主要侧重企业融资能力的评价。

四、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

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应围绕经营目标展开。根据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目标的定位,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内容也应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突出该时期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重点,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服务。为此,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融资能力的评价。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如同人身上的血液,企业的筹资与融资能力,如同人体的造血功能。造血能力不好,必然引起血液供应与循环不畅的问题;造血功能的坏死,必将导致死亡。

这次金融危机带给企业的致命打击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供应链断裂,从而使企业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停工、裁员,甚至倒闭。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的缺乏已成为生存的重大障碍。因此,企业能否生存、保持业绩,首先要看企业的融资能力。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筹集资金的能力,加速资金周转包括加速应收帐款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能力,企业组织项目获得贷款的能力,利用信托资产融资的能力,票据贴现的能力,募集资金的能力等应构成评价企业生存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二,市场开拓能力的评价。这次危机带给企业的重创还在于消费委缩导致的需求不足,严重地影响了企业产品销售的实现。这是造成企业生产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直接原因。运用政府用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政策,寻求企业自身的商机,则是企业在金融危机下求生存的良机。可见,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包括获得订单的能力也构成了评价企业生存能力的另一重要内容。

第三,结构调整状况的评价。这种结构的调整是指将企业目前产品生产流程中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的,如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通过全方位调整,使之符合“3R”原则要求。企业应利用危机期带来的间隙,完成结构的调整。这实质上也是企业为谋求危机过后的大发展积蓄力量,应成为评价企业积蓄力量状况的重要内容。

第四,投资机会把握能力的评价。在金融危机下,有些投资机会的把握可使企业转危为安,甚至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企业如何利用危机时期形成的价格“谷底”,如何利用政府的政策,如根据温总理的“铁路、汽车、煤炭”的六字方针,把握投资增值机会,是企业在危机时期求生存的重要能力。投资机会把握的能力不仅仅是指一般投资获利的能力,还包括收购、兼并与企业自身结构调整、转型相符合的企业或资产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构成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五,创新与研发能力的评价。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立命之根本,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保持的法宝。常态经营环境下如此,非常态的金融危机下更是如此。企业需要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经营和创新的产品,另辟溪径,才能在危机中生存,这也是企业在危机过后,抢占发展先机的必要准备。因此,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评价也应构成业绩评价的重要方面。

第六,人才储备状况的评价。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能为企业谋求巨大的增值。许多企业的品牌效应就是由人力资源创造的。企业储备了人才,就等于储备了财富。对企业优秀人才储备状况的评价内容包括留住现有人才的措施、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的举措以及结果。

第七,管理者应变能力的评价。应该说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优秀人才中的关键人才,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虽说企业的业绩是由企业的职员与管理者共同创造;然而,管理者“领头羊”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领头羊”作用发挥得好,就能帮助企业平安度过危险期。就这次危机来看,关键要看管理者的应变能力。广东曾经有两家大型外贸玩具生产商,在这次的危机中,一家迅速破产倒闭,而另一家不仅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而且还吸纳了破产倒闭企业的大部分员工,扩大了生产规模。这家公司取胜的法宝是:根据市场的预测及时开辟了新的海外市场,并快速地调整了玩具生产线,取得了大量的订单。由此案可知: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洞察力、对市场的敏感性及作出相应调整的应变能力,是带领企业度过难关,走向发展与辉煌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管理者领导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管理者的这种能力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在特殊时期,则是企业能否胜出的重要因素。

五、总结

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着非常态的经营环境,这种经营环境在带给企业巨大重创甚至毁灭性打击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些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如政府的优惠政策、价格“谷底”的形成、企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间隙等。根据这次非常态经营环境的特点,企业在危机期的经营目标应暂调整定位为:求生存,调结构,蓄力量,谋发展。根据这一目标的定位,企业经营业绩应表现为求生存的能力和积蓄力量谋求发展的能力。这种业绩评价的特点是:价值观的特殊性;企业经营业绩定义的期间性;以及以非财务业绩为主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应围绕经营目标,从企业融资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结构调整状况、投资机会把握能力、创新与研发能力、人才储备状况、管理者应变能力等七个方面展开。

 

主要参考文献

张蕊.2007.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问题研究.会计研究,10

贾品荣.2008.金融危机下的企业机遇.西部论丛,12

侯美娇.2008.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其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时代经贸,12



[1] 侯美娇.2008.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其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时代经贸,12P.233

[2] 贾品荣.金融危机下的企业机遇.西部论丛,12

[3] 中国证券网2008-12-09  0917

[4] 中国新闻网2009-01-14  1102

[5] 中国证券网2008-12-09  0917

[6] 法国《回声报》(www.Lesechos.fr2008-12-1090630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