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公允价值——理想会计追求的悖论
发布时间:Jan 21, 2010     浏览次数:4906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盖 地1, 梁淑红2

(1.天津财经大学会计系,天津 300222 2. 广西大学,南宁 530004)

 

摘要:公允价值从其价值内涵来说,是一种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价格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讲的交换价值,由人们的效用价值来决定。金融危机之时,人们对建立在短期市场均衡理论之上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计量提出质疑,企图通过修订对活跃市场的定义来完善公允价值的市场价格计量模式,但公允价值市场计量模式的完善又将公允价值引入一个新的困境。

关键词:公允价值;理想会计;交换价值;效用价值;均衡价格

 

一、公允价值的价值内涵

公允价值,就字面而言,是一种价值。作为一种价值,必然有别于价格。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量又由什么来决定的,这是研究公允价值和确定如何估计公允价值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最早研究价值的是亚当·斯密,他的劳动价值论包含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二是商品的价值又是这个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得和支配的劳动决定的。李嘉图继承了前者,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石。萨伊继承了后者,重点从交换价值即价格的角度来分析,提出了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效用。他的观点成为另一个经济学重要枝干——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

尽管人们认为马克思在古典经济学家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建立了完整的劳动价值论。但是,也有众多学者质疑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矛盾所在。根据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定义了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后,马克思又认为,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1]这就是马克思的有需求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列宁在论及到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时,也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就是简称化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或简称价值)首先是一定量的一种使用价值同一定量的另外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2]市场供求关系成了影响商品内在价值量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与马克思一再强调的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显然是矛盾的。也正是由于这一矛盾,导致了理论界对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何者决定价值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韦广雄,1999)。但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是存在共通性的(张昆仑,2009)。

我国会计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公允价值的本质进行了剖析。他们认为,会计学中所讲的公允价值实际上不是价值,而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价格或马克思所讲的交换价值。(陆宇建、张继袖、刘国艳,2007),公允价值的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效用价值(陈敏,2005)。

当我们肯定公允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即效用价值,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时,便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效用价值是主观的吗?如果效用价值是主观的,那么其公允性何在?

如果效用价值是主观的,那么,同一物体的效用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甚至对相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其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也就难以形成统一、稳定的评价尺度。这是公允价值导致资本市场混乱及其面临困难的根本原因(陈敏,2005)。企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也有不同的利益,其效用也存在差异。提供决策有用的公允价值信息,同样也是不可能的。

但有学者则认为,效用价值论是一种客观价值论(张昆仑,2009)。虽然社会需要在形式上表现为社会成员的内心主观需求,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判定在形式上也表现为主观判断,但这些只是一种表象。首先,消费者对之做出效用评价的对象不是主观臆想的对象。其次,消费者心中准备消费的对象,其数量也不是臆断的,消费数量要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和社会产量的制约,还有个人收入水平和生理消费能力的制约。再者,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判断也是客观的。这种客观的判断依据商品内含的劳动量与商品的供求关系。

诚然,今天众多的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表明,后者的观点得到了支持。人们相信在主观的效用追求背后,存在着某种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使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可能,这是公允价值及其相关估价技术得以发展和应用的基础。

20069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所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正常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的定义基本相同。

FASB使用有序市场交易表述不存在强买强卖的公允,而IASB的定义则从不存在交易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角度来给予定义。尽管公允价值是在假定有客观的基础上得以存在,但公允价值仍旧无法摆脱其主观性,它是缺少直接交易下的一种估计价格,它是买卖双方意欲成交的现行交易达成的金额。(葛家澍,2006)既然是估计的,那么必然是主观的,而无论这种估计建立在何种客观的条件之上。

二、公允价值估价的完善及矛盾

SFAS157将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主要层次,而IASB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也同样对这三个层次予以认可:第一个层次是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信息时,使用该报价信息所估计的公允价值;第二个层次是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这种相似的报价可用来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但应当调整相同与相似之间的差异;第三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的估计尚不可能时,则应用估值技术方法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

第一个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通过活跃市场的报价看起来实现了人们在追求公允价值计量中所想得到的客观性,换言之,是实现了人们在追求相关性的同时也实现可靠性的一种渴望。活跃市场:独立于报告主体,不是报告主体的关联方;熟悉情况,掌握信息;有能力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交易;自愿而不是被迫地进行交易。它体现了公允的性质,既相关又不主观。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直至蔓延至经济实体,演化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人们不禁对公允价值在这场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市场计价模式的公允价值计量。面对来自金融界诸多要求停止使用SFAS NO.157的呼吁,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组织了相关的研究[3](以下简称SEC研究报告)。对市场计价公允价值的研究结论是:尽管市场计价公允价值计量确认了相当大的公允价值损失,但公允价值损失并非美国银行经营失败的根源,美国银行经营失败的根源在于其不断增长的贷款损失风险和银行的资产质量;研究中投资者也肯定了公允价值为他们提供了有意义和透明的财务信息;研究还否定了终止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应用的可能性,但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要求。

(一)活跃市场与市场计价的完善

活跃市场报价是市场计价会计的基础,而这一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正好是人们所认为的既实现了相关性又体现了可靠性的现值计量模式。但是,当人们面临金融危机时,这一种公允价值计量遭受了质疑——危机之下,市场价格是否公允、是不是不公允的市场价格计量导致了企业的经营失败?由于人们对公允的界定在于其对活跃市场上交易的描述,问题转向了界定什么是活跃市场,或反过来,什么时候市场是不活跃的?

不论FASBIASB,还是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都将活跃市场过行了这样的描述,在这个市场上,同质资产(或负债)的交易是有序的,即:(1)在会计计量日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这个交易市场已经存在;(2)市场所涉及的资产(或负债)交易是习以为常的交易,通常可以在任何时候找到自愿的买方和卖方,想卖就能卖,想买就能买;(3)在这个市场上的交易是在自愿下进行的,交易双方熟悉情况,掌握信息,有能力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交易。由于在这样的市场上能够轻松买入或卖出而不会影响价格稳定的能力,活跃市场通常也被形容为流动性市场。反之,无法实现这些结果的市场,就是不一个活跃的市场,或非流动性市场。

活跃市场形成的公允价值与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均衡价格是契合的。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第三,所有的资源都具备完全的流动性;第四,信息是完全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由于有众多的卖者和卖者,并且商品同质,卖者和买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谁也不能决定价格。由所有买者和卖者共同决定的,使某商品的供给等于需求的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均衡价格。瓦尔拉斯以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数学公式阐述了一般均衡价格决定思想,认为价格或价值达到均衡的过程是一致的,因此,价格决定和价值决定是一回事。在竞争状态下,只有当人们在某一价格上要想购买的总量正好和这同一价 格上愿意出售的问题相等时,市场才达到均衡。

 

 

 

在以上三个图中,最常见的是B图状态下的供给与需求。而A图、C图则并非常态。A图中,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均衡数量完全由供给条件决定,均衡价格完全由需求条件决定。C图中,供给曲线是一条完全水平的曲线,这意味着就某种商品而言,在某一个固定价格上能供给任意多的所需要的商品。这种情况下均衡数量由需求曲线决定,而均衡价格由供给条件决定。

以证券市场为例,正常的交易情况如图B。当出现流动性过剩,如图A整个证券市场提供的可供出售证券由供给方的供给条件决定,证券的均衡价格由需求曲线决定,需求旺盛使供给方出现惜售心理,而均衡价格节节攀升。最极端的情况是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最供给不断减少,直至没有销售量,均衡价格不存在。而反过来,当经济低迷的时候,如图C,人们更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是投资,他们会愿意按照需求的数量来抛售手中的证券,只要有买就有卖,均衡价格由供给条件所决定。最极端的情况是供给者想完全持有货币而不是持有投资,供给价格不断下降,而需求也日益下降,直至没有需求量,均衡价格不存在。

在图A极端的情况出现之前,只要需求者按照均衡价格购买,仍然能买到想买的商品。在图C极端的情况出现之前,只要供给者按照均衡价格销售,仍然能卖出想卖的商品。所形成的均衡价格并不违背上述定义的活跃市场的市场报价,这是否就是人们理想中的公允价值呢?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极端情况出现的概率相当小,即均衡价格不存在的情况极小。

在上述的短期均衡模型中,成交量的多少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而只是一个结果,但是在金融危机时,人们会使用成交量来定义活跃市场,人们会认为交易规模大量减少而使市场从活跃市场(流动性市场)变为不活跃的市场(非流动性市场),并未考虑到交易量萎缩是除了缺乏想买的人以外,供给者也并不想以零价格或接近于零的价格出售其所持的商品。人们还认为交易规模大量减少下的均衡价格不是一种公允价值,由于市场恐慌的心理,使人们过度降低了对资产(或负债)收益的心理预期,从而使公允价值变得不公允,即这种公允价值不能反映出资产(或负债)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但是人们的心理预期,无论是正常的或不正常的,都形成了其当时对资产(或负债)的需求效应,这种需求效应下所对应的商品效应价值也是客观的。人们之所以批判公允价值,是因为在观念里将公允价值当成了合理价值。实质上,公允价值不一定是合理的价值(黄世忠,2007),公允意味着公平但不意味着合理。人们对公允价值的这种要求,使对公允价值的公允性从公平、公正向合理过渡,并要求对市场价格这一反映供给与需求短期均衡的输出变量做出一种质的判断。

此外,人们金融危机时对公允价值做出的反思也反映了人们对效应价值的另一种追求。同样是非理性的,同样是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公允价值,但人们在非理性萧条时指责公允价值,而在非理性繁荣时,则无视公允价值可能产生的泡沫效应。毫无疑问,这是人们厌恶损失喜欢收益的效用结果。人们使用现行价值来实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并认为因此避免了历史成本计量下会计信息可靠但不够相关的稳健,选择了另一种真实意义的稳健,但当真实产生波动而对人们的效用价值产生冲击时,人们又企图在真实与稳健之中作出新的选择。

当决定要对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做出合理与不合理的划分时,人们必须要对活跃市场的条件做出新的定义。且不论新的确定活跃市场的条件是否能使会计计量既相关又可靠,在确定哪一种情况下的市场价格能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后,其余情况的市场价格计量将转而采用其他的公允价值估价技术来取代,如按照第三层次的估价技术来进行。

(二)第三层次估价技术的矛盾

第三个层次采用估值技术方法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不论采用市场法、还是成本法估值技术,估价技术又回到了市场价格概念上。如重置成本法,无论是复原重置成本法,还是更新重置成本法,都脱离不了重置资产的现行成本,也就是相关的购置市场价格与费用。既然同质商品的市场价格已被确认为不合理,那么,以其作为基础的估价技术,怎么可能是合理的?这是一种难以克服的困境。

如果采用收益法,显然,公允价值计量又陷入了另一种困境。使用收益法,我们必须要知道确定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或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每种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期望值。现实生活中,确定的经济环境是不存在的,而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每个事件实现的可能性其实也不是可观察的。由于缺乏客观概率,使用收益法要对预测进行不断地修订,这样,不仅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使相关性受到损害。而且,当未来的现金流量与折现率都是可以确定的情况下,所计算出来的净收益已经没有任何信息内涵。

SEC的研究报告也指出,要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基础价值(fundamental value[4]必须要估计未来现金流和相应的折现率,这既可以建立在管理层的主观判断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当前市场所隐含的各种条件之上。如果选择后者,那么估计出来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必然使基础价值与市场计价的公允价值趋于一致。

William R.Scott在他的著作《财务会计理论》中对理想环境下的会计中是这样表述的:当在理想环境下,净收益不具有任何信息内涵。现值计算以及相关的收益计量将会成为一种程式化的程序。这样,我们需要的只是事件组合、它们的概率和事件实现的有关知识,并不需要会计。但是,他又指出:理论上正确的净收益概念的不存在,……这又是吸引人的,因为无法精确解释收益概念使得在资产估价和收益计量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主观判断,而正是这种主观判断使会计职业具有价值。事实上,它为这种职业提供了基础。

要实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而去苦苦追求,在追求的同时却又不断地背离所追求的目标。理想会计追求的悖论,恰恰是公允价值计量追求过程中的悖论,这也正是我们探究的原因。

 

参考文献:

1William R.Scott.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哈尔·R·范里安.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葛家澍.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9.

4陆宇建、张继袖、刘国艳.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55.陈敏.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探[J].财会月刊,200510.

66.黄世忠.公允价值的十大误区[J].中国总会计师,20075.

77.韦广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内在矛盾及成因分析[J].河池师专学报,19999

88.张昆仑.试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西方效用价值之相通点[J].现代财经,20091.

 

Fair Value: Paradox of Pursuit to Ideal Accounting

 

Gai Di1, Liang Shong-hong2

(1.Accounting depart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 2. Gu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Abstract: The internal value’s meaning of fair value is exchange value which decided by the price interpreted by neoclassical economics or utility value interpreted on Marxist Theory of Value of Labor. It is disputed to mark-to-market model based on short-term market equilibrium theory in financial crisis, and tried to modify the definition of active market to perfect the mark-to-market model. However, this may push fair value to a new puzzle dom.

Key words: Fair value; Ideal accounting; Exchange value; Utility value; Equilibrium value

 

作者简介:盖地(1945-),男(汉族),河北行唐人,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 《资本论》第三卷,第717页”,黄焕金,马克思价值论的内在矛盾,价值中国.htm

[2] 列宁:《卡·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5月,第14页”,黄焕金,马克思价值论的内在矛盾,价值中国.htm

[3]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Pursuant to Section 133 of th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 Study on Mark-To-Market Accounting OFFICE OF THE CHIEF ACCOUNTANT DIVISION OF CORPORATION FINANCE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2008.12.30

[4] SEC的报告中还对滚动平均价格(rolling average price)进行研究,使用这种价格代替市场价格的问题在于其滚动的期限如何确定。本文不对此进行讨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