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学会第13届会计信息化年会简报(第4期)
发布时间:Aug 18, 2014     浏览次数:9299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中国会计学会第13届会计信息化年会

 

(第4期)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会务组编                                                                     2014621



 

“会计信息化教学及应用” 分论坛会议纪要

 

2014621日下午2点,烟台财会培训中心三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会计信息化教学及应用”分论坛会议。该论坛会议分为上下两场,与会代表对本论坛八篇参会论文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上半场由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陈旭教授和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桂良军教授主持,会议下半场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海林教授和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孙玉甫教授主持。

首先,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麦海娟教授报告了题为“‘翻转课堂’在会计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的论文。麦教授指出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上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麦教授分析了国内高校会计仿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翻转课堂”在会计仿真模拟实验教学中的若干优势。她提出应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解决目前会计仿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北方民族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中总账、报表模块的教学改革为例,从课程导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评价体系等几个阶段探索网络环境下“翻转课堂”在高校会计仿真实验教学中运用的核心步骤。麦教授认为“翻转课堂”可操作性强,师生必须转变观念、相互适应。随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财金系关振宇教授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关教授肯定了“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对现今会计学专业教学具有参考借鉴意义,但在细节上需要进一步探索,以确保课堂效果,实现成功翻转。关教授建议文章中应对“翻转课堂”的理论渊源、产生背景以及存在的困惑和瓶颈等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会计信息化教学及应用”论坛交流的第二篇论文是“ERP沙盘与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融合的思考”,论文报告人是嘉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雷虹副教授。雷教授分析了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只偏重会计核算能力培养、缺乏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的内容与现实会计不相符、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设置等问题。雷教授阐述了ERP沙盘创新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综合素质等优势。同时,雷教授对ERP沙盘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学生知识、能力局限性、实训教师的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实训,提高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师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来完善ERP创新教学。同时,她提出三个问题,比如如何使各专业模块学生有效整合,参加哪种沙盘竞赛合适,经营战略、游戏规则等实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等。青岛大学商学院周国钢教授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周教授认为何谓创新教学,应系统总结,点面结合,点深面广,形成系列。同时建议应深入探讨ERP沙盘创新教学对师生的素质要求。他肯定了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实训能取长补短,但如何执行、落实,借助什么平台还需要思考。另外,执行时序、行政划分、运行流程要合理设计。周教授回答了雷教授所提出的问题,他认为关于软件选择,选择哪家公司的软件都可以,但应让学生触类旁通。中国人民大学张瑞君教授提出,写论文时应分清写作的目标是什么,应强调“论”,研究哪些问题一定要明确。孙玉甫教授肯定了张瑞君教授的点评,提出做研究必须明确所要研究的问题,才能形成好的研究成果。

第三篇论文是“Excel动态数据处理在财会中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报告人是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郭德贵副教授。郭教授认为广大财会人员对Excel的应用水平大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学习Excel的经历,在财会工作中应用Excel不仅仅层次低,而且在财会数据处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工作表功能分类不清晰、名称应用不合理、数据处理方法不科学、数据输出不规范等问题。鉴于此,郭教授提出设置动态工作表和动态图表的财会数据动态处理方法,有利于把财会人员从繁重的重复数据处理和静态图表生成中解放出来,提高广大财会人员的财会数据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刘梅玲老师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刘老师认为,现如今Excel广泛应用于会计和审计的实务界,本文研究有一定现实意义。论文思路清晰、文字流畅、方法实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应关注对策与存在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应说明动态图表究竟解决了哪些问题,不对应的问题建议去掉;建议修正关键词与摘要的英文翻译;建议增加工作表的设置说明,增强全文的可读性;建议细化动态图表的生成过程,把关键环节交代清楚,让读者能按照步骤实现相关功能;建议增加怎样由两个名称生成动态图表;建议增加文献综述、修正文中函数等。第四篇论文是“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论文报告人是菏泽学院经济管理系王盛老师。王老师提出,我国会计信息化实践已超越了单纯进行会计核算信息化的阶段,更加重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预算控制和成本管理等财务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也即进入了会计信

息化新阶段——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王老师认为,会计信息化发展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和师资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而一般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往往对信息技术工具置若罔闻,因此,有必要就《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改进,包括转变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将新型会计信息技术引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编写适合信息化阶段的新型《财务管理》教材、培养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要求的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师等。嘉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雷虹副教授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雷教授认为该论文具有比较完整的论证逻辑体系,给出了比较具体的课程设计改进方案、说明了相关配套问题的改进建议。但论文研究视角较为宏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证据的充分性、相关建议的具体性以及创新的凸显性等方面的研究。雷教授进一步指出作为课程教学,引入信息化技术是否有难度?雷教授建议文章可以进一步针对已有问题或不足展开新的研究,从而提出一些新的建议等。王海林教授认为,论文没有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进行区分,目前论文中所提出的新型《财务管理》教材体系没有凸显出信息化的要求,建议今后应进一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如何教学?王盛老师感谢与会嘉宾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表示今后会考虑大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该论文。

第五篇论文是“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报告人是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刘杰副教授。刘教授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审计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计算机技术对审计学专业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审计专业实验教学需要适应社会环境的这种变革。然而,目前审计学专业实验教学面临着实验课时相对较少、审计实验教学场地缺乏、未建立系统性的审计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审计学专业实验教学教材匮乏、复合型师资缺少等问题,鉴于此,刘教授提出设置基于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审计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教学数据库建设、加大审计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放宽审计实验教学课程的学分限制等方面的改革思想。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孙玉甫教授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孙教授认为这篇论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论证逻辑体系;给出了具体的课程设计改革方案;说明了相关的配套问题改进建议。但该论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现有文献总结不足、问题分析的证据尚不充分、某些建议尚不具体、创新没有凸显出来等。孙教授建议,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1)总结现有研究,说明已有结论和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明现有研究提出的观点存在不足的地方;(2)针对上述问题或不足展开新的研究;(3)提出不同于已有研究的新建议。特别强调一定不能为了所谓的全面,重复别人的结论。刘勤教授肯定了该论文的贡献,同时提出两个建议:(1)论文中提出的课程大纲中应增加前导课程相关内容;(2)论文中第四条和第五条建议的可行性存在可行性问题。

第六篇论文是“国内外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比较与分析”,论文报告人是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牛艳芳副教授。牛教授分析了IT审计内涵及其课程内容,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设IT审计课程不能照搬国外IT审计课程的内容,应开发一些适合我国审计需要和高校特点的IT审计案例。牛教授比较了台湾中正大学IT审计课程内容和我国以计算机辅助审计实务为主的IT审计课程内容,提出我国IT审计课程教学应将计算机辅助审计理论和审计软件操作相结合。同时,牛教授提出一些研究机会,比如数据集成对审计业务流程会产生哪些影响?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王金凤副教授肯定了该篇论文的学术贡献。陈旭教授提出如果只依赖审计软件会产生很多问题,审计需要大量职业判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王海林教授建议修改论文题目。

第七篇论文是“基于DEA的公司治理效率与网络财务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报告人是天津财经大学单文涛博士。单博士以2013年我国“上证100”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DEA方法构建了CCR模型,从投入产出角度对公司治理在网络财务报告质量方面的效率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单博士通过研究发现,在样本公司只有40.22%的公司处于DEA效率前沿之上,揭示了在网络财务报告建设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水平总体偏低,进一步表明监事会规模以及网络财务报告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最需要改进。接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海林教授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她认为这篇论文采用实证方法、从投入产出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视角新颖。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数据与方法、实证结果分析、结论与研究展望,论文体系完整,规范性强。同时,王教授就公司治理替代指标的选取、网络财务报告指数替代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体系的可信度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第八篇论文是“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研究”,论文报告人是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谷増军博士。谷博士指出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具有数据海量化、多样化、传输快速化和价值化等特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大数据时代彻底改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带来挑战。谷博士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银行征信系统。谷博士进一步提出,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应注意风险意识要开放思维、数据整合要注重质量、系统建设要高屋建瓴、内部控制要与时俱进、人才资源要加快储备、数据价值要合作共赢等建议。随后,上海海事大学实验中心劳知雷副教授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劳教授提出大数据是多维度数据的组合,大数据要通过多维度数据的比对和相互应证,帮助决策者去芜存菁、发现真相。他认为银行业是一个传统而保守的行业,目前银行业遇到了来自业外的挑战,银行赖以生存的业务被迫改变,大数据时代,银行去哪儿?他肯定了这篇论文的学术贡献,认为这篇论文选题新颖、颇有价值。雷主任认为论文中对环境因素的分解和权重分配有待改进。他对征信系统是否能够担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的重任提出了疑问,建议论文应对信用风险的来源、特征和防控重点、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的分化等方面进一步作补充。

(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