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杨纪琬奖学金获奖论文——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张正勇)
发布时间:Dec 12, 2011     浏览次数:5775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摘 要
为集中专门反映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由在传统财务报告中的单一叙述性披露,向在财务报告之外编报社会责任报告这种多层次披露模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因素始终是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中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主要以自愿性为主的信息披露机制,社会责任报告很大程度上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使用者的选择性披露,是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产生的内生决策,因而备受各界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背后的深层次动机和策略性行为,进而为制定合理的监管政策或信息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及经验证据。但是,截至目前,人们对该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相关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可谓“凤毛麟角”
由于特殊的制度背景,如股权结构较为特殊、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不规范、投资者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等,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影响因素更加“令人困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一方面被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所需,另一方面因影响因素难以准确把握而成为国内学术界、实务界一大难题。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国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是否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行为具有解释能力?制度环境如何通过公司特征因素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公司经济动机、公司治理是否显著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纵览相关文献,国内学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证研究正在增多,但档案式实证研究大多针对年报中零散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专门针对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则大多是规范研究或案例研究,研究方法的局限使之只能提出方向性的、原则性的对策建议;(2)在研究样本上,由于特殊的制度环境,先前研究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数据选自公司年报而非社会责任报告,但年报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又十分有限、散乱且且多为定性的内容,使得结论的推广性和适用性受到质疑;(3)在研究内容上,大部分实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公司特征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上,缺乏对中国上市公司经济动机、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系统而全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如公司产品的广告效用、公司再融资需求、持股结构和股东权益、董事会治理以及管理层治理等;(4)在指数构建方面,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具体量化是目前实证研究的一个难点,大多数研究者仍采用传统的“3值打分法”,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以披露的数量或内容来代替披露质量,忽视了信息质量特征,难免使得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
为此,本文将通过严谨的理论分析和缜密的经验证据支持,集中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影响因素。首先,在基于对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专家和报告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借助内容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构建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评分标准,再通过专家德尔菲法依据评分标准对A股上市公司2008和2009年度发布的786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科学评分,以展现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现状。其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在控制相关变量下,实证检验公司特征、公司经济动机如何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公司治理指数及其分指数,在控制公司特征、公司经济动机等相关变量下,分别从公司治理结构各个变量、公司治理指数及其分指数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相关术语厘定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勾勒了本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第二章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综述。对国内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评述现有文献存在的改进之处,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同时也为相关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定义提供依据。
第三章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在系统梳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历史溯源与演进逻辑的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制度背景进行分析,以便为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提供制度背景与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影响因素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着重阐述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合法性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印象管理理论和决策有用性理论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的主要观点,为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章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评估。对国内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估方法经典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特征项目,并将其转化为浅显易懂、言简意赅的外在特征,通过对专家和报告使用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最终构建出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评分标准,运用专家德尔菲法依据评分标准对报告进行科学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
第五章公司特征影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依据合法性理论等理论基础,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制度背景,对影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公司特征因素(包括公司规模、财务杠杆、股权结构、行业类型等)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第六章公司经济动机影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依据印象管理理论等理论基础,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制度背景,在控制了公司特征因素后,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公司经济动机因素(广告效用、再融资需求)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七章公司治理影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在控制了公司特征因素和公司经济动机因素后,分别从公司治理各个独立变量以及公司治理指数两个视角,实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并采用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考察法律环境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
第八章结论和政策建议。在以上各章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并依据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为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提高、政府部门相关政策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政策的制定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等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发现:(1)尽管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总体质量不高,难以令人满意。不少报告信息披露不完整,选择性披露和印象管理迹象明显;(2)国有控股公司、大规模公司、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公司,财务杠杆系数越高,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越低;(3)公司产品是否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公司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显著影响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4)公司治理结构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国有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少数股东大联盟比例、管理者持股比例、代理成本与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存在U型关系,一次项系数显著为负,二次项系数为正但不显著;(5)公司治理水平整体上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中主要是持股结构和股东权益治理、董事会治理以及管理层治理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明显,而监事会治理与委员会治理的影响则微乎其微;(6)法律监管环境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
本文的创新点如下:
1.形成了科学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评估程序与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来检验基于理论和文献提出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标准,最终,只有在问卷调查中被认可(通过一定检验)的质量特征才会被纳入,各质量特征的重要程度(权重)也依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来确定。在此基础上,依据该质量标准进行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评估,区分社会责任报告是否具有某种质量特征来计分,计分采用专家德尔菲法,这就克服了以计量披露数量代替计量披露质量的倾向,同时也消除了单个评估者的主观性。本文的研究是对传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研究的一个拓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概念框架,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2.系统评估了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本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和2009年度发布的786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质量评估,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数据库,对深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展概况、发现其中问题、明确进一步发展方向以及后续的实证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3.通过对专家和报告使用者问卷调查得到的第一手数据,从公司特征、公司经济动机以及公司治理三个维度层层推进,首次系统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剖析其内在机理。打通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评估标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现状分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披露策略”的逻辑路径。本文的研究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而言,可以指导和促成他们编报高质量社会责任报告,间接推动社会责任形成和发展;对利益相关者而言,可以帮助他们阅读、理解和使用社会责任报告,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对政府而言,还可以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参考。
4.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通过提高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来提升公司社会声誉或促进产品营销,以达到广告效用的经济动机,那些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公司。本文的这一结论也很好地解释了目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存在的个体与行业之间差距较大且“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因为上市公司很大程度上把社会责任报告当做一种广告宣传手段。
5.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出公司治理指数以及五个分指数,分别以公司治理结构各个变量、公司治理指数及其分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率先系统实证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
 
关键词:社会责任报告  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  影响因素
 


查看更多内容请登录“资料库”->“论文资料库”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