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科研规划
中国会计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科研规划
发布时间:Aug 10, 2001     浏览次数:11403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1987-1990)
一、总体目标
我国会计科学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际、服务实际的精神,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其含义是指:
第一,通过对中国会计工作经验的系统总结,上升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第二,结合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更新传统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新时期经济管理的需要;
第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对国外的会计理论、方法进行分析、鉴别,结合中国的国情加以吸收、应用、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这个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三,符合有计划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
第四,有利于促进我国现实的经济管理;
第五,有利于加速我国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提高经济效益是建立这个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会计理论、方法研究的中心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是微观和宏观的的统一、目前和长远的统一、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应该体现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特点。
实现这个总体目标的步骤是:
第一,“七五”期间对重点研究课题取得初步成果,并分层次形成若干专著;
第二,“八五”期间分科形成系列著作,并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方面,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
第三,2000年以前,争取能够总体合成,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系统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完整表达会计方法的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需要组织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合作,科学分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争取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并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二、重点研究课题   
1987—1990年重点研究课题包括: 
(一)会计改革的研究
1、会计改革目标、模式、步骤和方法。
2、会计工作如何“转轨变型”
3、两权分离条件下企业会计模式的研究(包括承包、租赁、股份经营中的会计问题,破产清算中的会计问题)。
4、资金市场条件下企业集资会计模式的研究 (包括企业债券发行和经营中的会计问题,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票据流通中的会计问题)。
5、市场机制条件下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研究 (包括责任会计,质量会计,目标成本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制,总会计师制度建设,厂长负责制与会计工作) 。
6、会计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 (包括会计法规制度管理体制,制定原则,相互关系,立法、执法、监督执行机构的设置和权、责,会计制度的范围,会计制度的相对独立性,现行会计制度的改革)。
7、会计工作宏观管理问题的研究 (包括会计人员、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管理领导机构、职能部门的设置和权责问题,宏观会计核算与监督问题,会计职业道德研究)。
8、涉外会计研究。
9、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理论建设问题。
10、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的关系问题。
(二)企业财务改革的研究
11、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条件下,企业财务模式的研究 (包括企业承包经营形式的选择和承包经营中的财务问题,企业内部层层承包后各级经济利益分配问题,.承包经营激励、协调、约束机制问题,承包增殖资产财务问题,租赁、破产清算财务问题,横向经济联合中的财务问题)。
12、资金市场条件下,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研究 (包括企业多渠道资金筹措问题,股份制及股息、红利的财务处理问题,股票上市及法定条件问题,企业投资决策研究,投资回收指标设计研究,税后还贷及企业基金管理问题)。
13、市场机制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 (包括固定、流动两类资金管理问题,固定资产及折旧问题,坏帐损失、商品削价的财务问题,技术市场无形资产财务问题,加速 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问题,财务监督、服务体系问题) 。
14、宏观财务与企业财务关系问题。
15、涉外企业财务问题。
(三)会计原则及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 
1 6、社会主义会计原则的含义、内容、层次及其地位和作用。
17、制订社会主义会计原则的方法、程宇及其相应的机构。
18、会计名词规范化研究。
19、会计的本质、职能、地位和作用。
20、会计与经济效益。
21、会计与价值管理。
22、会计与社会环境。  
23、会计计量。
24、会计方法的研究。
25、数学方法在会计中的应用。
26、会计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
27、会计学与经济学。 
28、会计学与经济管理学。
29、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审计学。
30、会计学与统计学。
(四)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
31、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人才结构及其培训问题。  
32、在职会计人员的专业教育。
33、普通全日制会计教育的改革。
34、会计电化教学。 
35、会计学学科体系的门类、结构、内容及其建立的依据。
36、国外会计教育
(五)会计电算化的研究
37、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标准化与通用化的研究。
38、会计电算化应用语言的研究。
39、电算化与会计制度改革的关系问题。
40、会计电算化与审计、税务、银行监督的关系问题。
41、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开发研究。
42、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方针、政策研究。  
(六)会计史的研究
43、中国现代会计史研究。   
44、中国近代会计史研究。
45、中国古代会计史研究。   
46、世界会计发展史研究。  
(七)国外会计研究
47、西方会计研究。
48、苏联及东欧会计研究。
49、比较会计。 
50、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
上述科研项目采取“课题分类、单位承包、统一安排、自由协作”的方式予以落实。即现有的50个重点研究题目按内容分成若干类,然后由学会统一安排,由各单位承包完成,此基础上各单位可以自行组织协作,共同完成各自承包的课题。
三、专题研究组   
在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协调下,成立有关专题研究组。包括:
1、会计改革研究组; 
2、企业财务改革研究组;
3、会计原则及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
4、会计教育改革研究组;
5、会计电算化研究组;
6、国外会计研究组。
上述研究组中已成立的,将进一步充实、整顿;尚未成立的,由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会同有关地区、部门会计学会及单位负责筹组。
四、丛书的编辑和出版
1、成立《现代中国会计丛书》编辑委员会,组织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书籍的编辑和出版。这套丛书的编辑方针是:质量第一,宁缺勿滥;内容求新,体现中国特色,代表当代中国会计理论水平,是科研规划总体目标实现程度的标志。成熟一本出一本,争取每年能有三、四本问世。具体组织工作由丛书编辑委员会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协同进行。
2、各专业会计学,结合本行业特点,l987年内提出科研课题,三至五年内形成本行业的具者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五年内,二个行业会计学会形成一、两本专业会计著作,由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协调,纳入《现代中国会计丛书》。
3、组织其他有关会计专业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
4、完成《中国现代会计手册》、《经济大辞典会计卷》、年度《会计学论文选》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5、办好《会计研究》,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国内外发行。积极为本规划研究成果提供园地。
6、编好《会计学刊》丛书,协同中国财经出版社做好发行、宣传工作。
五、发现和培养会计科研人才
对有科研成就的中、青年人员,可吸收参加本会及各地区、各部门会计学会的有关活动。
六、加强资料、情报工作
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积极筹办全国会计资料中心。各专业和地区会计学会也应注意资料情报工作的建设,定期或不定期交流科研资料和互通科研工作的信息。
七、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根据需要和可能,邀请国外学者来我国讲学,扩大同国际会计组织和国外会计界人员的合作与交流。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