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资料库
内部控制的可能性边界:基于新比较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作 者:
董红星 王会兰 陈杰
关 键 词:
内部控制 可能性边界 基本分析框架
所属领域:
发表年份:
1753年
文献来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摘要:
借鉴新比较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将控制无序与控制专制的权衡引入企业内部控制领域。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对无序和专制进行权衡控制,旨在消减科层失灵产生的交易费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内部控制可能性边界(IPF)的位置和形状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明资本,IPF 既定条件下,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率的均衡点。运用建立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前后的内部控制可能性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现阶段我国国有股份制企业内部控制呈现出计划经济沿袭而来的行政型管理模式的特征,在基层管理者和员工层面过于专制,对高层的权力却缺乏有效约束而失于无序,因此,无序和专制权衡的关键是建立制约高管层绝对权力的机制。
点击次数:
1
全文下载:
(只有会员才有此权限,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下载)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