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PA行业 > 行业时讯
当心,这125家公司换了审计师!
发布时间:Oct 11, 2010     浏览次数:3442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一向比较敏感,但有些公司却时常不得不这么做。至于目的,或许是审计费用,或许是审计意见,总之,如果双方不能在收费或审计意见方面达成一致,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则在所难免。

根据《投资者报》统计,有125A股上市公司更换了审计2009年报的会计师事务所,平均审计费用由74万元降到68万元,11家公司审计意见有所改善

并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125家公司,盈利与上一年相比大幅提高,但投资者不可为之雀跃,在其背后很可能是粉饰盈利带来的陷阱。

中国证监会曾要求上市公司对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详尽披露原因,但真正的原因仍深深隐藏在上市公司一纸公告的背后。

125家公司炒审计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关注最多的往往是盈利表现,产品、合同、重组等等也是影响决策重要因素。但人们容易忽略的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以及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这其中可能隐藏着影响投资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投资者报》对2009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有125家公司更换了2009年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这并不包括因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重组导致了审计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情况。

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公司出于获得更满意的审计意见;二是为了降低审计费用。

对于以上两个方面,西方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不清洁审计意见观ChowRice1982年,美国)和交易成本观JohnsonThomas1997年,美国)。

不清洁审计意见观认为,公司在收到不清洁的审计意见之后,下一年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可能性更大,目的是在下一年能获得更满意的审计意见。

交易成本观认为,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目的在于降低审计费用,以寻求最低的交易成本。

此外,SchwarzMenon提出的财务困境说指出,财务状况处于困境中的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几率更高,等等,都是基于公司为了获得更满意的审计意见这一大方向。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因业绩糟糕面临退市或ST,便可能寻求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从而为盈余操纵大开绿灯。

无论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原因如何,投资者应对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格外当心。

11家公司审计意见改

会计报表审计意见按照会计师对报表真实公允性认可程度由高到低可分为标准无保留、带强调说明段无保留、保留、否定和无法表示意见五类意见,其中,后四类审计意见可统称为非标意见。

《投资者报》对125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2009年报审计意见进行了分析,其中,标准无保留意见有109份,带强调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有10份,保留意见有2份,其余4份为无法表示意见。

与上一年的对比分析显示,11家公司2009年报审计意见有所改,即这些公司的高管达到了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使审计意见更满意的目标。不过,也有5家公司的审计意见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后变得更糟糕,其余109家公司的年报审计意见类型则与上一年比未发生变化。

总体而言,这些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取得了成效,从结果看,125家公司中,标准无保留意见较上一年增加了4份。

在这些公司中,《投资者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ST思达、ST松江、*ST三农、ST新太等一批存在退市风险急于摘帽的公司,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后,审计意见类型均由上一年的非标意见变成标准无保留意见。在业绩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只有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公司才能顺利避免退市或摘帽。

审计费用降低8%

按照JohnsonThomas提出的交易成本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降低交易成本。

在一些公司,尤其是财务核算简单的公司看来,审计不过是走过场的法定程序,支付大量的费用最终无非是获得一个审计意见。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数量繁多,再加上我国为了避免地区内的恶性竞争,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跨区经营,这使审计行业竞争激烈。

基于此,一些上市公司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来降低审计费用。在2009年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125家公司中,有90家公司公布了连续两年的审计费用,这些公司的2009年报审计费用平均为68万元,较上一年的74万元减少了6万元,下降了8%

90家公司中,有29家即32%的公司审计费用有所下降,其余68%的公司审计费用则未发生变化或者上升,这表明,降低审计费用只是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并不占主导地位。

29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原审计单位为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勤和安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在华机构,其中,只有2家公司在更换事务所后依然选择了四大。并且,这9家公司2008年的审计费用平均达到286万元,而2009年则只有178万元,减少了108万元,下降幅度达到38%,这一降幅远远超过了125家公司的整体降幅。

这表明,一些上市公司出于对四大的信赖或者其他某些原因,不惜高价选择其作为审计机构。但四大高额审计费最终还是让公司无法承受,之后便更换审计机构,转而选择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从而降低审计费用。

业绩大幅提升

国外大量财务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一般财务状况都相对较差,按照SchwarzMenon提出的财务困境说,财务状况处于困境中的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几率更高。

那么,我国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A股公司是否也存在相同情况呢?

《投资者报》对125家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了统计,这些公司2009年的平均销售额为3.5亿元,同比增长了15.4%,平均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暴增11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达到了1.1亿元,同比增长104.5%。而同期,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仅分别增长了2.7%25.6%

另外,2008年,这125家公司有31家公司的净利润为亏损,有49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亏损,而到了2009年,净利润亏损的公司数减少为22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的公司减少为36家。

这表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A股公司,其业绩在2009年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市场整体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印证了财务困境说,它们在更换事务所后业绩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然而,投资者却不可为此而雀跃,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下,业绩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通过调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利润条件,甚至来自于虚增利润,上市公司存在很大的粉饰盈利可能性。

如果一家公司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后,盈利有明显的快速提升,那么可能是原会计师主动拒绝执行审计任务,而使得公司执行了大规模的利润调节手段。

由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使得业绩大幅好转,这使得我们担心公司可能配合内幕知情人参与股价的操纵。因此,我们也对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进行了分析。

原则上,这些公司由于不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其表现应与市场整体表现相仿,然而,分析结果却并非如此。我们以2009年第三季度初为统计基点,以125家公司为样本制作了一项指数,自2009101日以来,该指数上涨了18.5%,而同期,上证综指下跌了6.8%。这表明,这些公司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同时,可能伴随着内幕交易,使得股价表现远超市场平均水平。

更换原因披露简单草率

按照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对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进行详尽披露,对于违规更换的,还将施以处罚。

然而,《投资者报》对更换2009年审计单位的上市公司的公告进行了查验,发现几乎所有公司的公告对更换原因的披露都非常简单和草率,并且不具有说服力。

比如,大连控股在公告中称,更换原审计单位中准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是,该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不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公司审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规模的扩大,意味着人员和财力的增加,对上市公司按时完成审计工作理应更有保障,公司的说法难以立足。

《投资者报》发现,执行大连控股审计任务的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只有60万元,而中准在2008年的审计收费则达到90万元,费用降低了33%,这或许才是大连控股更换审计单位的根本原因。

因购买审计意见而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使得审计意见改的公司,对公告原因的披露自然就更不可信了。

(来源:投资者报  20101011日 作者:李清竹)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