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贵州财经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Jul 8, 2025     浏览次数:158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7月5日,由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贵州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中国自主内部控制知识体系构建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自全国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5日上午,开幕式在贵州财经大学东区文津报告厅举行。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杜剑教授,中国会计学会副秘书长、《会计研究》主编刘国强博士,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雄胜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党委书记王志亮主持开幕式。

杜剑副校长致辞,向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欢迎和诚挚感谢,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成就和办学理念等,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在财经领域的学科和资源优势,努力为专家学者营造一个开放、包容、高效的学术交流环境,同时将倾尽全力为年会的顺利举办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与保障。

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杜剑教授致辞

刘国强副秘书长致辞,对本次年会表达了两点祝贺:一是祝贺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圆满完成换届并充实成员,标志着会计内控领域“国家队”的崭新启航。二是祝贺本次年会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理论创新平台。然后表达了两点感谢:一是感谢历届专委会奠定的坚实基础,特别是感谢委员们在承担国家会计改革规划任务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二是感谢贵州财经大学师生团队的精心组织和全力保障,确保会议圆满召开。

杨雄胜教授致辞,充分表达了对主办方努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感谢,以及对同行们在专业领域付出努力与贡献的肯定。指出今年学术年会聚焦“内部控制”主题,意义重大。强调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内控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模式与框架。希望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的同仁们共同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既要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又要积极创新,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符合人类文明价值的内控体系。

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雄胜教授致辞

会议邀请了4位专家作主题报告,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医院运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颖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会计审计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邵军教授主持。主题报告共同探讨了“中国自主内部控制知识体系构建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的学术知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曹春方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不确定性风险管理”。曹春方教授结合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讲述了风险溢出驱动创新转型、数字化工具重构监管范式、技术标准降低市场摩擦、权力动态塑造生态系统、分类治理平衡风险与效率等内容。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曹春方教授作主题报告

南京审计大学内部审计学院池国华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构建中国自主内部控制知识体系的初步思考”。池国华教授立足中国实践,从理论基础、实践路径到国际比较等多个维度展开论述,讨论构建融合本土特色与数智技术的内部控制体系。

南京审计大学内部审计学院池国华教授作主题报告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蔡战英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应用与实践”。蔡战英教授从公立医院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出发,介绍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历程、工作机制,分享了内控建设“八步法”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委员、

副院长蔡战英教授作主题报告

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潘文富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预算的‘钱’花的‘值’吗?——绩效与内控的双重拷问”。潘文富教授从预算绩效与内控的关系出发,探讨如何确保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分享了毕节市推动财政大数据监测平台的案例,展示信息化手段在提升内控和绩效管理效率中的作用。

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潘文富教授作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共设置6个平行论坛,遴选出48篇论文进行汇报分享,围绕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内部控制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人工智能与内部控制等前沿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理论模型的构建到实践案例的剖析,从技术应用的创新到政策建议的提出,展现了内部控制研究的多元性和前瞻性。

5日下午,闭幕式由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邱静教授主持。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李翔教授进行会议总结。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钟廷勇教授代表下一届年会承办单位发言。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