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1)
摘要:本文研究发现盈余漂移异象的盈余持续性假说并不成立,市场投资者没有忽略而是高估未预期盈余持续性的信息。这很可能是由于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的保守性心理偏差使然,导致投资者更加看重过去的会计信息,而“保守”的看待当前的会计信息。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由于市场在短期内不能区分条件稳健性对未预期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这降低了当前未预期盈余以及伴随当前未预期盈余产生的信息不确定程度,减少了投资者的风险补偿;而市场在长期内不能识别无条件稳健性对未预期盈余的直接影响,这加大了当前未预期盈余以及伴随当前未预期盈余产生的信息不确定程度,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补偿。上述结论支持了盈余漂移异象的风险补偿假说。
关键词:无条件会计稳健性 条件会计稳健性 盈余漂移异象 资本市场效率
引言
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的角度来看,会计稳健性作为市场效率治理方面的一项制度安排,可能有利于降低信息风险(Leuz和Verrecchia, 2005[19])。相关研究表明,会计稳健性与事前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Lara, Osna和Penalva, 2007[20])。会计稳健性可以降低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性(Lafond和Watts, 2008[21])。条件会计稳健性产生的会计盈利与损失均值反转的不对称性降低了未预期盈余的自相关性,从而降低了盈余漂移异象的漂移程度(Narayanamoorthy,2006[25])。这些证据表明,会计稳健性在市场信息治理方面或将可以改善信息的市场效率。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对会计稳健性可以改善市场效率的观点提出质疑(姜国华和张然,2007[3], 李远鹏和牛建军, 2007[5] )。对股权投资者来说,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比可靠性更重要,而过高的稳健主义政策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这将使市场对会计信息产生错误的识别。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市场在短期内不能区分条件稳健性对未预期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这一行为“无意”中降低了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而市场在长期内不能识别无条件稳健性对未预期盈余的直接影响,这一行为“无意”中增加了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
研究背景
盈余漂移异象(post earnings announcement drift)最初称为“异常行为指数”的调整过程(Ball和Brown, 1968[10]),其描述的是由于投资者没有根据当期的盈余状况充分的预期下一期的盈余,导致盈余惊奇,正的未预期盈余产生正的异常收益,并且股票价格持续向上漂移;负的未预期盈余产生负的异常收益,并且股票价格持续向下漂移的现象。
这种金融异象当前主要存在两种解释。第一种是风险补偿假说(Ball, Kothari和Watts, 1993[11]);第二种是价格延迟反应假说。其又分为交易成本假说(Ng, Susticus和Verdi, 2006[23])以及盈余持续性假说(Bernard和Thomas, 1989[14], 1990[15], 1997[16]); Ball和Bartov, 1996[12]; 吴世农和吴超鹏, 2003[6],2005[7])。风险补偿假说认为盈余漂移异象主要是一种风险补偿现象,高的风险伴随高的异常收益;交易成本假说认为由于资本市场是有摩擦的,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投资者不得不推迟进行交易的时间;而盈余持续性假说认为盈余漂移异象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会计未预期盈余持续性的忽略造成的。
前两种解释在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成立的前提下解释了盈余漂移异象,而盈余持续性假说则认为会计盈余持续性信息至少不具有半强式有效性。投资者按照随机游走模型以上一期的会计盈余来预期当期的会计盈余,忽略(部分忽略)了会计盈余未预期的部分以及这一部分具有的自相关性,每当这部分未预期盈余实现时,投资者就需要重新修正自己的信念。因此这种会计信息的市场无效性来源于市场投资者忽略(部分忽略)了未预期盈余的自相关性(Bernard和Thomas, 1989[14],1990[15],1997[16]; Ball和Bartov, 1996[12]; Narayanamoorthy, 2006[25])。然而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若将信息的不确定性与投资者的保守性心理偏差结合起来,盈余漂移异象被证明是由于投资者高估过去的会计信息,低估当前的会计信息造成的(Francis, Lafond, Olsson和Schipper, 2007[18])。当盈余惊奇愈大,投资者赋予盈余惊奇的信任度就愈低(Subramanyam, 1996[27])。那么未预期盈余持续性信息是否也存在这种情况。如果投资者是由于对未预期盈余不当估计而不是忽略未预期盈余持续性而产生盈余漂移异象的话,那么对投资者进行幼稚模型假设就有些牵强。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市场投资者没有忽略未预期盈余持续性,而是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对未预期盈余持续性信息存在保守性心理偏差,造成对过去会计信息的过分依赖。
而对于会计稳健性而言,作为市场信息治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对金融异象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从债务契约观来看,会计稳健性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风险,因此会计稳健性可以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趋近于真实”的质量保证。那么对于股票市场来讲,会计稳健性是否也能为投资者提供一种质量保证,还是过犹不及。若以提高市场效率为目标,会计学的发展应该为降低证券市场上的信息成本,减少错误定价的机会以及如何减少套利局限而努力(姜国华,2005[2])。一些研究表明,过高的会计稳健性也会加大未预期应计项目的程度,降低会计信息质量(杨德明, 林斌和辛清泉, 2007[8]; 于李胜和王艳艳, 2006[9]; 张国华和张然, 2007[3])。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由于条件会计稳健性可以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影响(Basu, 1997[13], 李增泉和卢文彬,2003[4]),在考察了盈余漂移异象的截面变化之后(Narayanamoorthy,2003[24]),条件稳健性造成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性影响可以显著降低盈余漂移异象的程度,并且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投资者忽略了条件会计稳健性对未预期盈余持续性产生的影响(Narayanamoorthy, 2006[25])。那么会计稳健性对盈余漂移异象的影响究竟如何?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条件稳健性在“无意”中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补偿,从而降低了异常收益,而长期内无条件稳健性在“无意”中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补偿,从而增加了异常收益。
(文章详细内容请参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