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简报(第七期)
发布时间:May 17, 2012     浏览次数:4374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中国会计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

  

(第 7 期)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资料组编

2012414

                                                                                                                                                                                                


分组讨论之四:内控及IT风险管理研究与案例研究

2012414日下午,在安徽工业大学学术会议中心301会议室进行了以“内控及IT风险管理研究与案例研究”为主题的分组交流活动。该活动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凡林博士和重庆理工大学陈旭教授主持,对该主题的8篇论文进行了交流,并由李闻一、桂良军、艾文国、刘永春、陈宋生、袁树民、陈潇怡、蔡立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一、基于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模式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艾文国教授结合计划、控制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和ERP 的同等重要性,以及两者在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方面的一致性,利用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基于ERP TBM的内部会计控制三个层面的方法。武汉大学的李闻一教授认为文章的新意在于找出了ERPTBM的共同之处,为内控实现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建议,作为一个注重全过程控制的整合模型,如果能够结合5个业务循环从细节上完善管理,就如何实现内控目标展开讨论将会有更多的学术贡献。

二、会计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分析与设计

重庆理工大学的陈旭教授基于COBIT COSO 报告,提出了会计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系统的系统目标,分析了AISRAS系统流程与系统功能,设计了系统数据流程与概念数据模型CDM。山东工商学院的桂良军教授认为研究基于二维指标体系构造出风险评估系统,选题新颖;研究设计细致并且系统已经实现是该项研究的特点。点评人同时提出研究背景分析需要增强并对二维体系做出必要的解释分析,企业界人士提出可以考虑补充SCOKT角度的指标。

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协同研究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的李有华处长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ERP系统,其具有以财务集约为中心,标准化、集中化、集成化和信息化为目标的特征。文章提出信息化环境为企业集团引导生产要素服务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可能,有利于企业资源围绕发展战略在集团内统一调度、集中使用,提高效率,形成协同效益。集团财务管理主要从战略协同、预算协同和业绩评价指标协同三个方面进行加强,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艾文国教授认为三分软件七分应用,研究报告将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反馈出来,从而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四、文明审计、信息化与科研绩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姚王信高级会计师认为文明审计、审计信息化均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度量内部审计在科研绩效中的增值或免疫作用是一个技术难题,而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能够构建出考虑内部审计因素的科研绩效评估模型。点评人刘永春副教授认为文明审计和科研绩效倍受关注背景下,选题立意好;建议内部审计及信息化在促进科研绩效上如何体现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展开深入。

五、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研究——以YY(集团)上市公司为例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刘梅玲博士生报告了其与杨周南教授合作的论文,以我国A 股主板上市公司YY 集团为例,以企业内控建设的背景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其内控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详析YY 集团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包含服务于YY 集团内控评价的建立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之上的内控评价软件的需求调研、开发与测试,在此基础之上归结出YY 集团内控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点评人陈宋生副教授认为该项案例研究类似于Action research,代表了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指标体系从实践中导出具有良好说服力。建议参考Action research的研究范式重构论文框架,增加文献支持,提升理论支撑水平。

六、从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状看IT风险的表现、后果及对策-JL集团为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王凡林副教授以JL 集团的应用实践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了该类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并扩展分析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后果及原因,由此扩大到企业组织的信息化工程所面临的风险和控制问题。以此为基础,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应建立“人机治理模式”来实现对IT 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形成“机控和人控”及“软硬因素”融合一体的治理模式,避免“技术越发达,系统越脆弱”的风险隐患。并通过一个实现路径模型,给出了实施 “人机治理模式”的实践建议。点评人袁树民认为从实际案例、调查问卷和访谈分析等研究手段,找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建议在问题原因分析上还可以更深入的挖掘,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七、基于事项凭证的会计报表生成流程探析

石河子大学的薛璐和王伟国认为在转轨经济时代,会计报表依然承载着记录会计信息的历史使命,而信息使用者则愈加关注会计信息的具体内容,事项信息的地位逐渐提升,使得会计报表的生成流程有待改进。基于传统会计核算流程的缺陷之处,并结合XBRL 财务报告体系启示,对基于事项凭证的会计报表生成流程进行了探讨。点评人陈潇怡认为研究结合主流,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流程方法;建议对一些问题展开,譬如有什么办法将会计数据进行分类。

八、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山东女子学院的冯华教授和吕宏副教授以企业会计信息化为立足点,以内部控制优化为主线,首先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辩证研究,进而分析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新思路。点评人蔡立新副教授认为,在财政部等部委关注强化内控的背景下,研究选题贴合现实;建议补充前人研究成果回顾,在继承前人研究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贡献。

在自由评论阶段,潘飞教授和蔡立新副教授就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