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
倾全心·惠发展·做脊梁
北京市昌平区财政局副局长 孟晓霞
孟晓霞,女,1964年1月出生,北京市昌平区财政局副局长,高级会计师。
获奖感言
2010年12月27日,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获得如此殊荣,并站在领奖台上,接受财政部谢旭人部长颁奖,和全国各地的先进工作者一起受到李克强副总理的接见与合影,亲耳聆听总理的讲话,感到万分激动,这是对我多年来会计管理工作的高度肯定和极大地鞭策和鼓励。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关爱。颁奖会场,领导的目光,嘉宾的目光,同获表彰的同仁们的目光 ,那么多的目光,如星星般明亮、亲切、诚挚、含着赞赏,更有无限的期许。给我温暖,给我热力,足以抵抗刚数九的寒意。我知道在我以后的日子里,这目光会一直关注着我,成为支持,成为力量,让我永不言弃。此刻在我心头撞击的,随时呼之欲出的只有三个词:感谢!感慨!感怀!
先是感谢。
这是一个感恩的时刻,我要用感谢来言说感恩。做为北京市昌平区财政局的一名基层会计管理工作者,能够获得“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荣誉称号,首先我要感谢中央领导、财政部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对基层会计工作者的无比关爱;然后我要感谢市、区财政局的领导,我取得今天的荣誉,离不开北京市财政局的支持,离不开我们昌平区财政局多年对我的培养、锻炼,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勉励;再次我要感谢和我风雨同舟、并肩奋斗的同事,31年来我有幸结识了他们,是他们智慧和辛勤,成就了我今天的荣誉,也成就了今天会计管理工作的辉煌,成绩源于大家的努力,荣誉属于集体的支持,让我有幸成为他们的代表,站在这里替他们说出感谢的话,替他们领这个奖,这个奖是我们大家的。我还要感谢会计行业,我将用严肃认真的数字解析我的生命,像数字一样减去懈怠,名誉,加上责任和勤勉,这就是我最好的感恩。
再是感慨。
得知我荣获会计工作最高荣誉的消息,沐浴了朝鲜战场浓烈硝烟归来已近耄耋之年的老父为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是的,知女莫如父,三十年,风雨历程,自己一路走来伴随了太多父母家人的关爱和支持。1979年初中毕业刚满16岁的我在长陵供销社干起了出纳工作,从此,会计工作成为我忠爱一生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事业。31年里,我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学完成了大学课程,取得了本科双学历,考取了高级会计师职称,并且通过公开选拔走上了领导干部岗位。凭着对财会事业的无限执着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我和全区会计队伍携手并肩励兵秣马,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以促进经济效益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中心,创新思维,强化服务,使昌平区会计管理、财政监督、教育培训工作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的一致认可。而今站在获奖者之列,作为北京市唯一入选者,我感慨万分。1+1= 2是常规算式,但1+1= 2又是个无限大的结果,关键是再于加,就像一颗心加上另一颗心,一滴汗加上另一滴汗水。
三是感怀。
我选择了会计行业,会计行业也选择了我并给予了我至高无上的荣誉,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迈向十二五的新征程中,我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自己,牢记李克强副总理和谢旭人部长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变荣誉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立足本职,恪尽职守:
一是要改革创新,服务发展。会计工作,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利益中越来越发挥着操守,管理,监督的重要作用。围绕“三个北京”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我所在的昌平区作为北京城市发展新区,正在加快推动新一轮科学发展,提出了全力打造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的战略构想。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作为全区会计工作的管理者,我深知在全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发挥好全区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服务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会计管理工作只有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会计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从会计执业、会计教育、会计理论、会计管理等多个角度进行创新,为经营决策提供最优方案,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要把握方向,重点推进。会计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李克强副总理提出的“会计工作要排除一切干扰,坚持做真帐,不做假帐”的指示和谢部长关于加强“两基”建设的指示精神,以规范化为核心,以法制化为根本,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服务会计人员为抓手。深入宣传落实《会计法》,为会计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
三是要倾注全心,奋力拼搏。目标已经明确,任务更加艰巨,我将带领全区财会人员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做实、做到位,不断增强会计工作的生机与活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愿意作这样一个脊梁,哪怕是女性的,这就是我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也是我对于会计事业的承诺,以会计名义,我会依然忙碌,继续努力,在忙碌和努力中迎来会计管理工作一个又一个春天!
一片冰心在财会 晓云出岫霞满天
——记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 孟晓霞
孟晓霞,女,北京市昌平区财政局副局长,高级会计师。孟晓霞同志在昌平区会计队伍中闪耀着一个众人熟知的名字——“晓霞”。在会计培训课堂上,她是专业精深的晓霞老师;在《会计法》宣传队伍中,她是热情亲切的晓霞姐;在会计信息监督检查工作中,她是铁面无私的晓霞同志。
1979年初中毕业刚满16岁的孟晓霞在长陵供销社干起了出纳工作,至此,财会成为她忠爱一生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事业。在31年的工作中,她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业绩,在财会工作中写下了瑰丽的篇章……
勤奋努力,化蛹为碟舞蹁跹
从初中毕业到本科双学历,从一无所知到高级会计师,从出纳员到副局长,31年的时间,孟晓霞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自己化蛹为碟并展翅翩翩飞舞的蜕变。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孟晓霞相信只要肯下苦功,没有做不到的事。工作之初,她在长陵供销社担任出纳,一年以后,单位的主管会计退休,孟晓霞必须要担当起主管会计的职责。对会计专业孟晓霞一无所知,很多工作之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她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大量翻阅图书和以往的工作资料,从借、贷和会计平衡公式开始学起,从查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起,她在学中干,从干中学,边学边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成为了一名熟练的会计工作人员。
古语曰,“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多年的基层锤炼,使孟晓霞积累了深厚的业务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1997年,昌平区首次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招聘副处级领导干部,孟晓霞没有让机会从身边溜走,她凭着自己的业务特长和良好的综合素养,通过层层筛选晋升为昌平区审计局副局长。走上领导岗位的她更加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她一心办事、低调淡泊的为人赢得了一致的好评。2002年,孟晓霞调入昌平区财政局任副局长,主抓会计管理培训、法制、监督检查和政府采购等工作,工作中她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分管工作,得到了全局干部职工和市、区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会计工作者。
“打铁须得自身硬”,干好财务工作必须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孟晓霞说,作为主管会计领导,只有具备了一定专业素质,才能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否则就难以在主管岗位上组织会计人员顺利开展业务工作,难以处理日常业务中碰到的难点问题与突发事件,更难以履行好业务管理职责。为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她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业务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2005年一举拿下令人望而却步的高级会计师考试。她注重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把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融入到财会工作中,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观点,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昌平财会“明管家”。
剑胆琴心,会计管理谱华章
对待财会事业,孟晓霞就象是一把剑,真抓实干、雷厉风行,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管理者,孟晓霞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在刚与柔并济之间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勇者无惧,敢打硬仗。担任财政局副局长之初,北京市刚刚取消了达标升级,不少单位会计管理开始松懈,会计基础工作一度处于混乱状态。孟晓霞深入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进行走访座谈,针对昌平区的具体情况及在整个财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细致而全面的调研。她清醒地认识到,昌平区的会计工作必须要完善制度,要做到严制、严责、严账。本着这一原则,孟晓霞迅速展开了工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建立起健全的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各级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等各项制度规范,明确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职责、财务负责人以及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疏忽、错误等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同时将财政部、北京市财政局的各项财务制度规定及时发放到各基层核算单位,严格规范各种票、证、账、表的使用。在这期间,孟晓霞还主动担当起会计工作的宣传员,到各个基层单位宣讲会计法律法规,她对会计法律法规实实在在的解读、对会计实务工作的语重心长,带来了昌平区会计基础工作卓有成效的改变。
随着财政支出的不断加大,如何管好用好各项财政资金,成为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孟晓霞深谙会计监管的重要性,她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责,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自2002年以来,孟晓霞组织开展了对全区130余个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涉及资金118935万元,查处违纪资金621.17万元。她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突出检查重点,创新检查方式,加大检查力度,务求检查实效。特别是对昌平夜景照明二期设备安装、昌平重点大街建筑物外立面清洗工程以及“亮起来”和“暖起来”支农专项资金的重点检查,实现了以监督经济方面问题为主,向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转变。8年时间,坚持不懈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使孟晓霞获得了“严管家”的称号。她对每个问题的认定,都要求以明确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同时要求严把“四关”,即从检查组长、专职审理员、监督科长到主管局长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确保工作质量,通过严格检查保证了国有、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对于孟晓霞,亦是政府的严管家,亦是群众的的贴心人。2004年在她的努力下,昌平区财政局财政学会、会计学会、珠算协会联合创办了《昌平财会专递》,为广大财会人员了解工作动态、学习交流经验、开拓工作思路、抒发工作心声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刊物的创办和出版,北京市财政局科研所和区各有关单位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十分关心会计人员业余文化生活,适时地策划组织文艺演出,慰问各部门、各行业财会工作人员;重要节日期间,她还会细心开展对特困财会人员的摸底调查,确定特困名单,逐个向他们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她把对全区会计人员的关心都细化到工作中,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财会工作人员的心坎上。
海纳百川,高扬创新风帆
孟晓霞待人谦和有礼,虚心向学。只要是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工作的意见建议,她都能虚心采纳,从善如流。她认为,做为领导者必须广听民意,用新的思维来谋求新的发展,做到大胆尝试,敢为人先,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上先人一步。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会计队伍知识结构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结合财政部提出的培养会计人才战略方针,孟晓霞和她的团队在广泛调研、综合分析、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昌平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总体思路,即把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从而带动昌平区会计行业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她根据新时期会计工作特点,针对广大会计人员需要,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和教学形式,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网络传媒教学、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等形式,狠抓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她的带领下,昌平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率先开发了三个系统:一是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上,开发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完成培训学员报名、培训安排、学员考试、培训数据统计等工作,使每年近一万人的培训不再耗人力物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创建了教学培训网站,利用“金财工程”网络环境建立网站,为学员提供全新的网络培训系统,使得广大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解决了会计人员的工学矛盾,许多兄弟单位为此专程来昌平学习取经。三是针对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人员职称、会计继续教育报名工作人数多、工作量大、时间紧的特点,开发了会计人员报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局域网共享数据资源,方便快捷地完成各项报名工作,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了实现会计人员信息化管理,孟晓霞亲自主持设计了会计人员信息卡,这在北京市尚属首例。这张卡片涵盖了会计从业人员的考试信息、就职信息、个人基本资料等,几乎就是一个会计人员的电子档案,实现了调取资料“立等可取”。
拳拳之心,打造诚信品牌
对于会计行业的发展壮大,诚信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在孟晓霞看来,诚信是一个会计人员应该倾注毕生精力来打造的一张名片。为此,多年来她殚精竭虑,以诚信为本,努力为会计工作打造良好的环境平台。署往寒来,她放弃节假日、星期天,凡是接到基层单位的讲课邀请,她总是挤出时间,精心准备,认真讲授;不管再忙再累始终她都坚持工作在第一线,亲自把关,制定报名、考试实施方案,精心组织考试;每逢宣传月及 12•4法制日当天,她必亲自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农村、社区进行法制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答疑解惑,使党和政府的政策进村入户,深入人心。
为了推广诚信教育,提升财会人员学法用法的热情及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孟晓霞积极组织开展《会计法》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竞答,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会计法》,学习新准则、钻研财会业务的热潮。她定期组织财政局法制员到执法部门学习,就如何完善稽核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交流取经,进一步完善财政工作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在孟晓霞看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异常重要的,为此,她组织相关科室定期印制与会计法律法规和诚信教育内容相关的日历、便签、笔记本和宣传手册,发给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以及其他各单位。这种简便易行、“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方式就像夜晚洒落的甘霖无声灌溉着全区会计人的职业家园。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坚实的基础,在2007年财政部举办的全国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中,昌平区财政系统才能有不俗的表现;在全市的会计知识选拔大赛中,昌平区获得二等奖,其中一名选手被选入市队,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全国的比赛。
点点滴滴的努力、不遗余力的奉献,孟晓霞用31年职业生涯的每一天,倾心倾力为她所挚爱的财会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就是昌平财会人心中的“晓霞”。